君乘马兮余追于丘,君乘舟兮余望于沙。远而不见兮涉江与淮。
岂无人兮余望余之所思,鸿鹄高飞兮孰知其志。
道之将行兮又将焉求!

诗句大意是诗人在送别朋友彭元亮时,感慨自己虽然追随友人,却因距离遥远而无法与其相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下面将详细解析:

  1. 原文与译文:这首诗的原文是:“君乘马兮余追于丘,君乘舟兮余望于沙。远而不见兮涉江与淮。岂无人兮余望余之所思,鸿鹄高飞兮孰知其志。道之将行兮又将焉求!” 这首诗采用了四句一体的形式,每句七个字,整首诗共有24个字。

  2. 注释与赏析

  • 注释:“君乘马兮余追于丘”指的是诗人乘坐着马去追逐山丘,“君乘舟兮余望于沙”则是说诗人乘坐船只望着沙滩。“远而不见兮涉江与淮”表达了诗人在远处望见友人,却又因为距离太远不能相见的无奈。“岂无人兮余望余之所思”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思念之情。“鸿鹄高飞兮孰知其志”用鸿鹄比喻友人,暗喻朋友志向高远。“道之将行兮又将焉求”是对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感慨与询问。
  • 赏析:《君乘马送彭元亮》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友人的追忆和期盼,以及朋友离去的情景,展现了深深的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旅途中离别与重逢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友情价值的珍视。

李孝光的《君乘马送彭元亮》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歌,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