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樊有樊,树余以荪。胡不萧艾,萧艾实繁。彼繁胡治,刈而为刍。
嗟人有邑,曾不是图。匪余荪之病,余闻有命。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结合诗句中关键词句进行理解。

第一句“有樊”,意思是说:在田野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庄稼地。“樊”是茂盛的意思。第二句“有樊有樊,树余以荪。”这是说:在那茂密的庄稼地旁,还有一棵棵的野草,那野草长得很茂盛。“樊”和“荪”都是茂盛的意思。第三句“胡不萧艾,萧艾实繁。”这是说:为什么不种些像蒿、艾一类的草呢?“萧艾”是蒿、艾一类的草。“繁”是众多的意思。第四句“彼繁胡治?”这是说:那些茂盛的草,到底怎么治理呢?“胡”是为什么的意思。第五句“刈而为刍。”这是说:将那些茂盛的草割下来,做成饲料。“刈”是割的意思。第六句“嗟人有邑,曾不是图。”“嗟”通“咨”,“邑”是居处,这里指居住的地方。“曾”是副词,表反问语气,表示否定,相当于“岂”。“图”是想的意思。第七句“匪余荪之病,余闻有命。”这是说:这些茂盛的草,并不是我所厌恶的病。我听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匪”是通假字,通“非”,表示否定的意思。“余”是我的谦词,表示自我谦称。

【答案】

译文:田野上有一片庄稼,旁边还长着茂盛的野草;为什么不种一些像蒿、艾一类的草呢?茂盛的野草究竟该怎么治理呢?那些茂盛的草,并不是我所厌恶的病;我听说,这是命中注定的。

赏析:“有樊,有樊,树余以桑”。这是写作者看到田野上一片庄稼,又看到旁边还长着茂盛的野草时,内心所产生的感叹和不平。“有樊”,即有一片庄稼地,这是写作者看到田野上一片庄稼所发出的感慨。“有樊有樊,树余以荪。”是说在茂盛的庄稼旁,还点缀着一些野草,那野草长得很茂盛。“樊”和“荪”都是茂盛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田野上一片庄稼,旁边又点缀着茂盛的野草。“胡不萧艾,萧艾实繁。”是说:为什么不种些像蒿、艾一类的草呢?“萧艾”,是蒿、艾一类的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什么不种植一些像蒿、艾一类的草呢?“繁”是众多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茂盛的野草,究竟该怎么治理呢?“彼繁胡治?”是说:那些茂盛的草,到底怎么治理呢?这句的意思是说:那些茂盛的草究竟该怎么治理呢?“胡”是为什么的意思。“为刍”是说:将那些茂盛的草割下来,做成饲料。“为”是动词,意思是割取。“刍”是草料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将那些茂盛的草割下来,做成饲料,这是在告诫农民不要浪费农事劳动成果。“嗟人有邑,曾不为图。”“嗟”同“咨”,“邑”是居处,这里指居住的地方。“尝”是副词,表反问语气,表示否定的意思。“为”是动词,意思是考虑。“图”是思考的意思。“曾”是副词,表反问语气,表示否定的意思。“为”在这里是做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居住的地方,难道就不考虑这个问题吗?“匪余荪之病,余闻有命。”这两句是说:茂盛的野草,并不是我所厌恶的病;我听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匪”是通假字,通“非”。表示否定的意思。“余”是谦辞,表示自我谦称。“荪”是茂盛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茂盛的野草,并不是我所厌恶的病;我听说,这是命中注定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