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仙之人,其道无为。超然物表,游于希夷。厚禄不足致,好爵不足縻。
所以许由辞尧不受禅,巢父闻之犹为洗耳河之湄。
奈何葛仙翁,与世犹支离。求为句漏令,所欲何卑微。
观翁此行亦良苦,妻子辛勤童婢饥。翁知学仙不学吏,委以民社将安施。
仙家虽云足官府,奈此人间小黠并大痴。君不见陶潜弃官归故里,又不见马援谤兴由薏苡。
纵得丹砂亦不多,谁信翁心澹如水。云门山,有灵药。
归去来,山中乐。牛羊任所之,鸡犬从人缚。急将印绶送还官,变却姓名称抱朴。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其内容表达了对葛仙翁隐居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其生活状态的同情。
- 列仙之人,其道无为。 这里的“列仙之人”指的是那些追求道法自然、远离尘世纷扰的仙人。他们遵循“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刻意追求名利,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
- 超然物表,游于希夷。 这里的“超然物表”意味着超越世俗纷扰,不被外界事物所束缚。而“游于希夷”则是指逍遥自在地游历于天地之间,寻求一种心灵的自由和宁静。这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追求心灵解脱和精神自由的体现。
- 厚禄不足致,好爵不足縻。 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富贵的追求不应成为人生的全部。即使拥有丰厚的俸禄和荣誉也不足以满足,因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这种思想反映了儒家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其品德和行为而非物质财富的多寡。
- 许由辞尧不受禅,巢父闻之犹为洗耳河之湄。 这里的“许由辞尧不受禅”指的是传说中尧帝让位给舜的故事,而“巢父闻之犹为洗耳河之湄”则是说巢父听到这个故事后仍觉得不值得一听,因为他已经听闻了许多类似的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虚伪和矫揉造作的不屑一顾,以及坚持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重要性。
- 奈何葛仙翁,与世犹支离。 这里的“葛仙翁”指的是传说中的葛洪,他是一位著名的道教人物。而“与世犹支离”则形容葛洪的生活状态仍然很艰难,与社会其他人群相比仍有差距。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葛洪这样一位杰出人物依然面临困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于隐逸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评价。
- 求为句漏令,所欲何卑微。 这里的“句漏令”指的是官职中的低级职位,而“所欲何卑微”则表示这些职位并不能满足自己的抱负和欲望。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 观翁此行亦良苦,妻子辛勤童婢饥。 这句诗描绘了葛洪在追求理想时所面临的艰辛和困苦。无论是妻子还是孩子们都很辛苦地工作,甚至仆人也挨饿受冻。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葛洪生活状态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他个人命运的关注。
- 云门山,有灵药。 这里的“云门山”指的是一处著名的道教圣地,而“灵药”则是指传说中的仙草或丹药。这两句诗可能是在描述葛洪曾经到访过的某个地方,或者是他在某个时期有过这样的经历。这可以看作是对他过去隐居生活的一个回忆或者怀念。
- 归去来,山中乐。牛羊任所之,鸡犬从人缚。急将印绶送还官,变却姓名称抱朴。 最后这几句诗描述了葛洪回到山林之后的快乐生活。他带着牛羊随意放牧,无需担心它们会走失;家里的鸡犬也能听从主人的命令,不会受到惊扰。他甚至将官职还给了朝廷,用“抱朴”这个名字重新命名了自己。这几句诗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葛洪的隐居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于自由、独立生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