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处士孤吟处,水影月香馀妙句。
鹤声叫绝陵谷秋,修竹祠空几愁暮。
白云生根著湖水,力尽西风飞不去。
何人鞭石下崔嵬,中流截断鱼龙路。
丹青楼观花如雾,葵麦无情仅前度。
何似槎牙半死枝,百年犹是咸平树。
荒烟坏柳断桥冰,宿葑田深散鸥鹭。
画船歌舞不须臾,落落诗名自如故。
野人亦有沧洲趣,安得数椽相近住。
长待天寒欲雪时,杖藜来访梅边墓。
这首诗是林逋的诗,林逋是中国宋代诗人、画家、文学家。他的诗以写景为主,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和情趣。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题林若拙画孤山图
孤山处士孤吟处,水影月香馀妙句。
鹤声叫绝陵谷秋,修竹祠空几愁暮。
白云生根著湖水,力尽西风飞不去。
何人鞭石下崔嵬,中流截断鱼龙路。
丹青楼观花如雾,葵麦无情仅前度。
何似槎牙半死枝,百年犹是咸平树。
荒烟坏柳断桥冰,宿葑田深散鸥鹭。
画船歌舞不须臾,落落诗名自如故。
野人亦有沧洲趣,安得数椽相近住。
长待天寒欲雪时,杖藜来访梅边墓。
- 孤山处士孤吟处
这是描述孤山处士独自在那里作诗吟唱的情景。孤山是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山丘,风景优美,常有人在这里作诗吟唱。
- 水影月香馀妙句
这句诗描述了月光下的湖面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美妙诗句。水影和月色相映,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让人想起美好的诗句。
- 鹤声叫绝陵谷秋
这句诗描述了秋天的山林中,鹤在高处鸣叫的场景。鹤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赞美秋天的美丽。
- 修竹祠空几愁暮
这句诗描述了秋天的竹林中,一个空无一人的祠堂,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愁绪。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这个祠堂变得无人问津了。
- 白云生根著湖水,力尽西风飞不去
这句诗描述了天空中的白云,它们像生了根一样紧紧地附着在湖面上,即使秋风刮过也无法把它们吹走。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画面。
- 何人鞭石下崔嵬,中流截断鱼龙路
这句诗通过想象一个人用鞭子鞭打石头的动作,来比喻这个人的力量强大到可以改变自然景观的程度。他的力量使得水中的鱼儿和龙都无法逃脱,就像被切断了道路一样。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夸张的描述。
- 丹青楼观花如雾,葵麦无情仅前度
这句诗用丹青楼观中的花和葵麦作为比喻,来形容自然景观的美丽。花如雾,葵麦无情,只是每年一次而已,这描绘出了自然景观的短暂和美丽。
- 何似槎牙半死枝,百年犹是咸平树
这句诗通过比较,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就像一根槎牙半死的树枝,虽然已经枯萎但仍然保持着百年的生命力,象征着自然景观的坚韧和持久。
- 荒烟坏柳断桥冰,宿葑田深散鸥鹭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荒凉的景象,烟雾笼罩着破败的柳树,断桥上的冰块被破坏了,而远处的鸥鹭在深草中游荡。这描绘出了一幅荒凉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画面。
- 画船歌舞不须臾,落落诗名自如故
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景观与人为活动的不同感受。画船歌舞的热闹场景与诗人自己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平静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野人亦有沧洲趣,安得数椽相近住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尽管身处繁华之地,但诗人仍然怀念那种接近自然的宁静生活,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靠近自然的地方居住下来。
- 长待天寒欲雪时,杖藜来访梅边墓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之间的情感联系。每当冬天到来,大雪纷飞的时候,诗人就会拄着拐杖来到梅花盛开的地方,缅怀过去的历史和岁月变迁。这是对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