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
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冻蜂衙。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瘦争些。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朵。插鬓鸦。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

【注释】

①孤山:即西泠,在杭州西湖之南。②逋仙:指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号和靖先生,谥曰“和靖”。④疏花:稀疏的花朵。破冰芽:指刚从冬眠中苏醒的梅树。⑤乌帽骑驴处:指南宋初年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故居。⑥修竹:长而直的竹子。侵荒藓:被苔藓侵蚀。⑦翠袖笼纱:形容梅花洁白如玉,如同美女的袖子和纱衣。⑧甚江南江北:多么遥远的地方。⑨瀛屿:海中小洲。⑩幺凤语:形容梅花的声音像小凤凰一样悦耳动听。⑪冻蜂衙:被寒风吹落的蜜蜂。⑫瘦争些:形容梅花枝上的叶子很瘦弱。⑬重呼酒:又喝起酒来。⑭琼朵:美玉般的花朵。⑮唤起春娇扶醉:使春天的美艳的女子因喝酒而感到微醺。⑯锦瑟年华:美好的年华。⑰怕流芳不待:害怕自己美好的品质不能长久保持。⑱回首易风沙:回首往事,容易受到风沙的侵袭。⑲吹断城笳:形容梅花随风飘落时,声音犹如吹奏着凄凉的笳声。

【译文】

孤山上梅花盛开,石上老树披满雪白的梅花;林和靖已经离去,谁还能成为梅花的主人?我独自欣赏疏花,冲破严寒露出嫩芽;骑着乌黑的帽子骑着驴,来到近处的修竹旁,踏着厚厚的残雪,趁着晴朗的天空,去欣赏那美丽的梅花,梅花香气沁人心脾,好似美人婀娜多姿。江南江北相思念,梦中的她总是那么美好。水环绕着云遮挡,相思之情无尽头。又似苔枝上,香痕沁人心,仿佛有小鸟啼叫;冻僵的蜜蜂飞舞盘旋,瀛屿上的月儿偏来照,影子斜斜地映在地上。梅花枝头瘦得有些可怜,好约寻芳客一同赏梅,问前度的主人,那人家在哪里?再邀他一起饮酒,摘下琼花插鬓边,唤回春天娇艳的美艳女子,让她扶着我的醉意,不要辜负了美好的年华!怕这美好的品格不被珍惜,回首往事容易受到风沙的侵袭。吹散了城边的笳声,让人想起曾经的美好时光……

【赏析】

《孤山寻梅》是作者与友人同游孤山赏梅并作此诗。诗写于淳熙六年(1179)冬,当时诗人正闲居于家乡。

诗一开头即点出题意:孤山上梅花盛开,但已过了林逋的时代,谁还敢为梅主人呢?诗人自问自答:“自疏花”,既表明自己的行为,又暗示了林逋的精神。“破冰芽”二句承上而来,写诗人在梅花丛中畅游的情景。诗人骑着黑帽白马,穿行于梅林之中;梅花盛开的季节,正是寒冬腊月,梅花傲然怒放的时候。诗人赞美梅花,更赞美梅花不畏严寒、敢于向严寒挑战的精神。“乌帽骑驴”四句,描写梅花生长的环境,梅花生长在石头上,树枝上布满雪花,梅花开得茂盛,诗人在梅花树下徘徊,欣赏着梅花。“瘦争些”三字,写出了梅花枝头的苍劲之美。最后两句,诗人又邀朋友一起饮酒赏梅,以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甚江南江北”,总提下文,“水绕云遮”一句是写江面和天空,“思无涯”,说明诗人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又苔枝上”、“幺凤语”、“冻蜂衙”等诗句,都是写梅花的特点和声音,“瘦争些”,写出了梅花枝头的苍劲之美。“重呼酒”、“摘琼朵”二句,写出了诗人赏梅时的愉快心情。最后四句“怕流芳不待”,写出了诗人担心美好的品质不能长久保持;“回首易风沙”,写出了诗人担心美好的东西被轻易地摧毁;“吹断城笳”,写出了诗人的担忧。

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语言生动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