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麟残废井,凤去荒台。烟树敧斜。再到登临处,渺秦淮自碧,目断云沙。后庭谩有遗曲,玉树已无花。向宛寺裁诗,江亭把酒,暗换年华。
双双旧时燕,问巷陌归来,王谢谁家。自昔西州泪,等生存零落,何事兴嗟。庾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但满耳西风,关河冷落凝暮笳。
【注释】
怅麟残废井:指金陵的古迹。麟,麒麟,这里借指南京。凤去荒台:指金陵的凤凰山和台城。烟树敧斜:形容荒凉。秦淮自碧,目断云沙:指秦淮河畔柳色青青,水波不兴。后庭漫有遗曲:后庭旧时乐曲。玉树已无花,向宛寺裁诗,江亭把酒:指作者在江亭上饮酒赋诗。双双旧时燕,问巷陌归来,王谢谁家:燕子归来,询问是王谢人家。西州泪,等生存零落,何事兴嗟:指西晋的王献之、谢安等人死后,亲友哀悼,流泪至死。庾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指庾信因国破家亡,形销骨立,感慨万千。但满耳西风,关河冷落凝暮笳:只听得西风吹过,关河一带人烟稀少,傍晚吹起的胡笳声使人更加悲凉。
赏析:
《忆旧游》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词人重到金陵(今江苏南京)。这首词是作者对故都金陵的追怀之作。
上片由“怅”字领起,写景中含伤情。首二句写昔日金陵的风光已不再,“惆怅”“渺茫”道出一种失落感。三、四句点题,说故都金陵的凤凰山及台城都已荒芜,而自己只能远眺而已。下片则以“向”字领起,写故都金陵的往昔。“双飞”两句写故都金陵的繁华景象。“旧时燕”,既指燕子,又暗指故都金陵。“问巷陌归来,王谢谁家?”两句写燕子的归来,询问是王谢之家;而故都金陵已非往日可比,王谢之家已不复存在了。“自昔”以下几句回忆过去故都金陵的往事,并加以感叹。“西州”、“西晋”指西晋末年的战乱,“泪”即眼泪。“生存零落”,意谓人们为了西晋的灭亡而流泪。“何事兴嗟”,意谓人们为西晋的灭亡而伤心落泪,这是什么原因呢?“庚郎似我憔悴”,“庚郎”,即庾信,他与周颙同被北齐文宣帝高洋杀害,当时他的身边只有一位侍妾,因此他常常独自哭泣。“回首又天涯”,意谓庾信在南陈亡国后不知去向,自己又回到南方来(南陈亡于公元589年,而作者此时还在北方),不禁想到庾信也像自己一样憔悴不堪,于是又感叹起来。“但”“满耳”两句写自己听西风、闻胡笳的感受。“满耳西风”是说秋风萧瑟;“关河冷落”是说边塞荒凉;“凝暮笳”是说傍晚吹起的胡笳声使人更加悲凉,这是词人内心的感受。
此词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阕前四句总写金陵旧地,五、六句写登临眺望,七、八句写故都金陵的荒废,最后一句写作者的怅惘之情。下阕前六句总写故都金陵的繁华和盛况,接着用一“问”字领起,写故都金陵的变迁,然后写到自己的感慨。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清丽,感情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