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日已肃,稍觉庭树变。
江湖子非鱼,风雨客如燕。
桓桓六尺躯,漂母寄一砚。
伯牙莫我顾,遂也羞自荐。
常悲楚卞氏,刖足固求炫。
巢由古之人,怀哉不可见。
坐久开我门,江波白如练。
译文
秋风日已肃,庭树渐变色。
江湖非鱼生,风雨客如燕。
六尺躯身挺,漂母寄砚台。
伯牙不我顾,羞于自献才。
悲楚卞和耻,刖足仍求炫。
隐者古来多,怀才不可见。
坐久开门户,江波似白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感到的孤独和哀愁。首句“秋气日已肃”描绘了秋天的气氛,秋风凛冽,万物凋零,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次句“稍觉庭树变”,进一步强调了秋风的影响,使得庭院中的树木也发生了变化,显得更加凄凉。
第三句“江湖非鱼生,风雨客如燕”则是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感慨。他意识到自己像江湖中的鱼儿一样,无法自由地生活在大江大海之中;又如同风中的燕子一样,只能漂泊无定,没有固定的居所。这种境遇让他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第四句“桓桓六尺躯,漂母寄一砚”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绝望,反而有一种豁达的心态。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只是六尺之躯,虽然平凡,但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生活。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才华,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赏识。
第五句“伯牙莫我顾,遂也羞自荐”则是对伯牙的故事的引用。伯牙因为钟子期的理解而得以展现自己才能的故事,让诗人感到有些羞愧。他觉得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没有遇到真正懂得欣赏自己的人。这让他感到有些自卑,但也提醒了他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
第六句“常悲楚卞氏,刖足固求炫”则是对屈原的赞美。屈原因为被流放而感到悲苦,但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不肯屈服。他的遭遇让人感叹不已,同时也提醒了诗人要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了古代的隐士们。第七句“巢由古之人,怀哉不可见”是对巢父、许由等古代隐士的赞美。他们认为隐居山林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行为让人钦佩不已。然而,他们的才华却无法得到世人的认可和重视,只能默默地隐藏自己的才华。这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思考,也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第八句“坐久开我门,江波白如练”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隐士一样,选择一种隐居的生活态度。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如江水般清澈透明,不受世俗的干扰。这既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失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中的庭树变化、江湖中的漂泊生涯、以及古代隐士们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和对未来的迷茫。他既有对才华不被认可的焦虑,也有对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