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巾西来食人肉,逃难西来采黄独。
上书不伏光范门,忍饥宁负将军腹。
玉山燕客客满堂,香柑新带永嘉霜。
分金四座照人眼,漱玉三咽清诗肠。
山中椰瓢大如斗,吴姬擘来荐春酒。
酒酣遥指洞庭山,为问木奴曾贡否。
频年两浙阻兵戈,黄柑绿橘不相过。
此时共享此佳果,胡不取醉花前歌。
汉庭传柑还赐宴,应念江南久征战。
圣恩有语复蠲租,可奈数州人已无。
【注释】:
1、至正丁酉:公元1357年。
2、昆山顾仲瑛:字子潜,号青螺居士。元末明初文学家。
3、芝云堂:顾氏书室名,位于昆山县城西。
4、适时贵:指陆良贵。
5、黄柑:一种水果。
6、坐客:指在座的宾客。
7、喜而有作属余及陆良贵袁子英等六客同赋:高兴之余,便让我和陆良贵、袁子英等人一起写了诗赠给顾仲瑛。
8、玉山:比喻高官显贵。
9、香柑新带永嘉霜:指香柑是来自温州永嘉的特产。
10、分金四座照人眼:指在宴会上,分给宾客的黄金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照得他们眼睛都发亮了。
11、漱玉三咽清诗肠:意思是说,这首诗写得清新脱俗,让人读后感觉如饮甘露,润泽心田。
12、山中椰瓢大如斗:指顾仲瑛在山林中喝椰瓢里泡的水。
13、吴姬擘来荐春酒:吴地的美女们把椰子肉剥开献给顾仲瑛,作为春天的美酒。
14、洞庭山:在苏州市西南太湖中,又名“青螺”。
15、为问木奴曾贡否:意思是问顾仲瑛是否曾经向朝廷进献过木奴(即茶叶)。
16、两浙阻兵戈:指的是浙江一带因战事而受阻,无法通行。
17、木奴:即茶树,这里泛指茶叶。
18、胡不取醉花前歌:意思是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尽情地唱着歌喝酒,庆祝胜利呢?
19、汉庭传柑还赐宴:意思是汉朝时皇帝将柑橘赐给大臣,以示恩宠,现在顾仲瑛也得到了这样的赏赐。
20、圣恩有语复蠲租:意思是皇帝已经听到了顾仲瑛的请求,并免除了他的赋税。
21、可奈数州人已无:意思是可惜的是,如今这些地方的人已经无法享受到这种美味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顾仲瑛与陆良贵、袁子英等人一同品尝香黄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顾仲瑛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第一句”青巾西来食人肉”用”食人肉”来形容顾仲瑛的遭遇,既形象又生动,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理解。第二句”逃难西来采黄独”则通过”采黄独”一词,暗示了顾仲瑛的艰苦生活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下来三句分别描述了顾仲瑛与众客人共度欢乐时光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和深厚的友谊。其中”玉山燕客客满堂”一句,以玉山之高峻、燕子之轻盈来形容顾仲瑛的书室,寓意着书室中的雅致氛围和主人的才华横溢。而”香柑新带永嘉霜”一句,则以永嘉的特产——香黄柑,为宾客们带来了一场美食盛宴,同时也寄托了顾仲瑛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四联”分金四座照人眼,漱玉三咽清诗肠”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同时暗喻顾仲瑛的诗才和品德。其中”分金四座”意指众人共享富贵,”漱玉三咽”则暗合了诗的主题,意味着诗中的言辞如同甘露一般滋润人心。
最后一联”汉庭传柑还赐宴,应念江南久征战”则表达了诗人对顾仲瑛的深深感激之情。诗人借汉文帝赐柑橘之事,表达了对顾仲瑛的赞赏和感谢;同时,也借此抒发了对当时战乱纷争、百姓流离失所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顾仲瑛的赞美之情,也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