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夜醉钱塘酒,看潮八月中秋后。
银山涌出海门来,潮声殷若雷霆吼。
此图之作知几年,当时景物皆依然。
云山两岸澹笼月,雪岸一江高拍天。
一观顿觉毛发立,再观只恐衣裳湿。
扁舟渔子任掀舞,别渚鸥凫自翔集。
奔腾澎湃无足惊,人间平地风波生。
乘桴尼父果浮海,从游我欲跨长鲸。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昔余夜醉钱塘酒,看潮八月中秋后。 —— 回忆当年我在八月中秋之后,夜晚在杭州钱塘江边饮酒观赏潮水的情景。
- 银山涌出海门来,潮声殷若雷霆吼。 —— 描述潮水如银色的山脉般涌向海门,声音如同雷霆般轰鸣。
- 此图之作知几年,当时景物皆依然。 —— 这幅画作已经制作了几年了,但当年的景象依旧如此。
- 云山两岸澹笼月,雪岸一江高拍天。 —— 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和笼罩着月光的河岸,以及雪白的岸边和高耸入云的江面。
- 一观顿觉毛发立,再观只恐衣裳湿。 —— 第一次观看时感到毛骨悚然,第二次观看则担心自己会被淋湿。
- 扁舟渔子任掀舞,别渚鸥凫自翔集。 —— 渔船上的渔民随意挥动船桨,鸥鹭在岸边自由飞翔聚集。
- 奔腾澎湃无足惊,人间平地风波生。 —— 尽管波涛汹涌,但它们并不令人恐惧,因为人间的平静之地也会掀起风波。
- 乘桴尼父果浮海,从游我欲跨长鲸。 —— 孔子曾乘筏子渡过大海,我渴望跟随他一起乘鲸跨越长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钱塘江八月中秋后潮水的壮丽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将观潮时的震撼和感慨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回忆起在钱塘江边赏潮的情景;二至六句描述了潮水的巨大威力和壮观景色;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孔子乘筏航海和追随其志向的愿望。整首诗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也有个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