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一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版本二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可人怜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版本三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可人怜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
人月圆 · 吴门怀古
吴王故里,虎丘云深。山藏白虎寺,池头老梅枝头。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白家池馆,吴宫花草犹似昔时坡诗。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赏析:
《人月圆·吴门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所作的一首小令。此词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了苏州的名胜古迹以及当地的特产风物;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历史事件的怀古与抒情。这首作品以虎丘、洞庭湖等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旧之情和对历史的思考。
词的开头“山藏白虎”指的就是著名的虎丘,相传这里是古代吴王阖闾的陵墓所在地,其山形似虎踞,因此得名“白虎”。而“云藏寺”则是指那座巍峨耸立在虎丘山顶的古老寺庙,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颇具盛名,是苏州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通过这样的开篇,诗人成功地为下文的描绘铺垫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背景。
接下来的部分,“池上老梅枝”,诗人将视角转向了虎丘脚下的池塘旁的老梅树,这不仅仅是一处普通的自然景观,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梅花的坚韧与清高,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而“洞庭归兴,香柑红树”则是对诗人归隐生活的具体描述,洞庭湖不仅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之地。在这里,他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生命的宁静与美好。而“鲈鲙银丝”则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鲈鱼是江南的美味佳肴,银丝即银鱼,两者的结合不仅丰富了菜肴的味道,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三句,诗人通过对虎丘附近白家池馆和吴宫花草的描述,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场景。这些地方不仅是苏州古城的一部分,更是承载了无数历史记忆的载体。而“长似坡诗”一句,更是巧妙地运用了苏轼的典故,使得整个词作充满了文学韵味。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深厚造诣,也让整个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结尾处的“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更是将整首词推向了高潮。这句诗中的“人处”显然指的是那些因战乱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在月夜中孤独地啼叫,令人心生哀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同情和悲悯之情。而“犹怨西施”更是巧妙地借用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的故事,暗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人月圆·吴门怀古》这首小令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