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庭旭日移清樾,滉漾晴窗明积雪。
山翁解带凌清寒,一扫穷阴幻银阙。
流澌溶泄春浪生,蛾眉洗妆鬟髻青。
盘空飞磴三百里,仿佛中有巴猿声。
参差古木缘云立,独拄西南天半壁。
卧看参井悬高秋,不假丹梯手亲摘。
人间无此山水佳,何年瀛海来仙崖。
不应苍翠掩春昼,云气日夕屯空斋。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眉山春晓画壁的诗,通过对画壁中山水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首句“殊庭旭日移清樾”,描绘了一幅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庭院景色。这句诗通过“旭日”和“清樾”两个关键词,营造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同时,“殊庭”一词也暗示了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可能是一处高雅的庭院或某个重要的地点。
接下来的两句“滉漾晴窗明积雪”,“山翁解带凌清寒”,进一步描绘了画壁中的景象。其中,“滉漾”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给人一种明亮、清澈的感觉;“晴窗”则指晴朗的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雪景;“凌清寒”则形容山中人不畏严寒,勇敢地面对寒冷。这些词汇共同构成了一幅冬日雪景图。
第三句“一扫穷阴幻银阙”,“流澌溶泄春浪生”,描绘了画壁中的景象。这里,“穷阴”指阴暗的天气,而“银阙”则是指闪耀着光芒的月亮或星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蛾眉洗妆鬟髻青”,“盘空飞磴三百里”,“仿佛中有巴猿声”,进一步描绘了画壁中的景物。其中,“蛾眉洗妆”指的是美人的眉毛像洗过的一样干净美丽;“鬟髻青”则形容女子的头发黑亮如玉;“盘空飞磴”则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盘旋在空中的阶梯;“巴猿声”则可能指的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巴蜀地区的猿猴叫声。这四句话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山水画面。
第五句“参差古木缘云立”,“卧看参井悬高秋”,描写的是画壁中的树木和井。其中,“参差古木”形容树木参差不齐,形态各异;“缘云立”则表示树木生长在云雾之中;“卧看”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神态;“参井悬高秋”则形容井水清澈见底,周围环境优美宜人。
第六句“不假丹梯手亲摘”,“人间无此山水佳”,进一步强调了画壁中景色的美妙之处。这里的“不假丹梯”指的是不需要借助于任何工具或手段就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人间无此山水佳”则表达了诗人对画中景色的赞叹之情。
最后两句“何年瀛海来仙崖”,“不应苍翠掩春昼”,“云气日夕屯空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其中,“瀛海”指大海,象征着广阔无垠的美好世界;“仙崖”则意味着仙境般的美景;“苍翠掩春昼”则形容春天的美景被苍翠的树叶所掩盖;“云气日夕屯空斋”则描绘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夜晚,天空中的云气聚集在一起,给人一种幽静之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画壁中山水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词汇和意象也具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