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异乡客,踏碎软红尘。
归来处处庭户,帘幕卷黄昏。
南北东西行色,费尽芒鞋多少,何处觅天根。
光曜问何有,亘古窅然存。
入无何,游太漠,越昆仑。
风仙底个消息,未许等闲闻。
乱眼空华零落,桂魄团圆如旧,穿透水无痕。
尚赖扶摇伯,高卷岭头云。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下面是逐句释义:
漂泊异乡客,踏碎软红尘。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身处异乡,心情孤寂,仿佛踏碎了红尘(指繁华的都市)。
归来处处庭户,帘幕卷黄昏。
- 诗人回到自己的家中,看到家中的庭院、窗户都卷起了帘幕,黄昏时分,景色显得格外宁静。
南北东西行色,费尽芒鞋多少,何处觅天根。
- 诗人在四处走动,寻找生活的踪迹,但总是感到迷茫和困惑。
光曜问何有,亘古窅然存。
- 诗人在思考,光明从何而来?它存在了多久?这是一种对生命和宇宙的哲学思考。
入无何,游太漠,越昆仑。
- 诗人开始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他游走于无边无际的太空,越过了昆仑山。这是一种对人生和宇宙的超越。
风仙底个消息,未许等闲闻。
- 诗人询问风仙的消息,但他不愿意轻易相信这些传言。
乱眼空华零落,桂魄团圆如旧,穿透水无痕。
- 诗人看到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但月亮仍然圆如初见,象征着永恒不变。
尚赖扶摇伯,高卷岭头云。
- 诗人依赖那些能够飞升到高空的人,他们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一样,将云雾高高卷起。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浪漫情怀的词作,通过对月亮和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整首词意境宏大,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