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馀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金陵:指南京,六朝时的都城,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名胜古迹。

白日馀孤塔,青山见六朝。

白日:太阳,指夕阳,表示时间。

余孤塔:留下孤独的古塔。孤塔是南京的名胜之一。

青山见六朝:山峦中显现出六朝时代的遗迹。这里以“青山见六朝”形象地写出了历史的沧桑感,表现出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燕迷花底巷:燕子迷失在花底的小巷里。

鸦散柳阴桥:乌鸦飞散在柳树阴下的桥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象。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两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物在自然景观中自由自在的景象。燕子在花底巷中穿梭,而乌鸦则在柳树阴下的桥上盘旋飞翔。这些生动的画面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自然气息。

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城下秦淮水:指秦淮河的水从城墙下流过。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也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年年自落潮:每年的潮汐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自然发生。这里通过对比自然规律和城市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南京风景的古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金陵古城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完美融合在一起。

首句“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直接点明了主题,指出金陵(即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具有独特风貌的城市。而“晚望思迢遥”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时所感受到的那种遥远和深沉的情感。这一句诗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夕阳、孤塔、青山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金陵的自然美景和历史底蕴。其中,“白日馀孤塔,青山见六朝”两句更是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既表现了历史的痕迹,又体现了自然的美丽。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夕阳、孤塔、青山等元素赋予了生命,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诗人还巧妙地利用了对比手法,如“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中的燕子和乌鸦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最后一句“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诗人情感爆发的地方。这里的“自落潮”既是指大自然的规律,也暗指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这也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古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