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
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
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虞山蜿蜒环绕着层层城墙,正好抱着那旧时幽人草亭。
朵朵芙蓉浮现在粉墙上;团团桧树的影子落在稀稀疏疏的窗棂上。
百年来的形胜,真可以归功于天设;一代文章,真可以归功于地灵。
长日里振衣穷目望去,杖头飘起云气,好像连接了沧海。
注释:
- 题山城图:这是一幅描绘山城景色的图画题诗。
- 虞山:指苏州市西南的常熟县虞山。
- 宛转:曲折。
- 层城:多层的城墙。
- 正抱:正好抱着。
- 幽人:闲适的人。
- 旧草亭:作者曾于山中建草亭,这里说草亭是“幽人”的。
- 芙蓉:荷花。
- 粉堞:红色边饰的城堞。
- 桧影:柏树叶影。
- 疏棂:稀疏的窗格。
- 百年形胜:一百年来的自然美景。
- 天设:自然形成的。
- 地灵:地理环境形成的。
- 长日:长时间。
- 穷眼望:远眺。
- 沧溟:大海。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虞山的诗。虞山即今之常熟市境内的虞山,为江南名山之一。虞山风景优美,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虞山后有感而作的。全诗写景状物,清新明丽,富有画意。
“题山城图”四字点出了题赠对象。首联写虞山形势。“虞山宛转带层城”,写虞山环抱着层叠的古城,形象地描绘出虞山地势高峻、山势回旋的特点。“正当抱幽人旧草亭。”写山城之中有一座幽人的旧草亭。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这座古草亭的怀古之情。颔联写虞山的秀丽景色:“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意思是说,满山的荷花仿佛一朵一朵地浮在红色的城堞之上,茂密的松柏的影子也仿佛一个个落在稀疏的窗户上。“芙蓉”、“粉堞”、“桧影”、“疏棂”都是描写景物的词语,通过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诗人善于用色彩鲜明的语言描摹自然景物的形象美。颈联写虞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意思是说,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沧桑,虞山自然景观的雄伟之美,真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天地间生成的奇观;一代代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赋,赞美虞山的山水之美,真是因为这里的山水灵气所致。这两句既是赞叹虞山之美,也是赞颂历代文人对虞山美景的喜爱与珍视,同时流露出诗人自己对虞山的喜爱之情。尾联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长日振衣穷目望,杖头云气接沧溟。”意思是说,我长日在虞山之巅振衣长叹,久久凝望,只见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天际的白云缭绕,好像与大海相接。这两句既是写实,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情感。整首诗以山为主体,通过对山的描绘,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现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