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云堆雪,却无端、飞影欲掠斜阳。回首西风起处,几叶上轻黄。莫问藕花凋未,看蜻蜓、点点度银塘。有前时双鬓,而今似否,青镜自商量。
极目神州杳杳,只归禽、无数点微茫。销尽残虹,半折短剑蚀清光。便遣吾庐三径,在他时、枫叶不禁霜。祝掠云双燕,好将归梦绕空梁。

南浦·惊秋

【注释】

  1. 南浦:词牌名,又名“湘月”、“白苹香”。
  2. 飞影:指秋天的落叶。斜阳:太阳西下。
  3. 轻黄:形容落叶的颜色淡雅。
  4. 藕花:荷花的一种,又称菡萏。凋未:未凋谢。
  5. 银塘:泛指池塘。度:过。
  6. 青镜:青色的镜子,这里比喻自己。商量:商议。
  7. 残虹:彩虹的一半。清光:明亮的光芒。
  8. 三径:三道小径,这里借指隐居之所。枫叶不禁霜:不耐严寒。
  9. 掠云双燕:掠过云端的燕子,指归巢的燕子。绕空梁:绕着房梁飞舞。
    【赏析】
    此词为咏叹秋天之景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片云堆雪,却无端、飞影欲掠斜阳。”首句写天边飘来一片乌云,犹如大雪一般,接着又用“欲”字写出了那乌云飞掠的样子。“回首西风起处,几叶上轻黄。”此处写的是秋风起时,树叶开始变黄的景象。“莫问藕花凋未”,藕花即荷花,凋未即未凋谢,所以莫问它是否凋落。
    “看蜻蜓、点点度银塘。”此处写的是蜻蜓在池塘中飞舞的场景,“点点”写出其飞舞的样子,“度银塘”则形容其飞翔时带出的光芒如银色一样,十分美丽。“有前时双鬓,而今似否,青镜自商量。”此处写的是诗人对比自己和从前的双鬓,发现已经变得苍白了,于是拿出自己的镜子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已经老了。
    “极目神州杳杳,只归禽、无数点微茫。”“极目”是放眼远望的意思,“神州”指中国大地,“归禽”是指鸟儿归来。“无数点微茫”则是说无数的鸟雀都在天空中飞翔,但都显得十分渺小模糊。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因为国家的未来像无数的鸟雀一样,虽然看似强大,但实则弱小。
    “销尽残虹,半折短剑蚀清光。”“销尽”是形容彩虹消失了,而“半折短剑”则是形象地描绘了彩虹的形状,仿佛是一把剑被折断了一半。“蚀清光”则是说那彩虹消失后,剩下的光芒也随之消散。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因为社会的黑暗使得美好的自然景观也无法存在。
    “便遣吾庐三径,在他时、枫叶不禁霜。”“便遣”是命令的意思,“他时”指的是将来的时间,“枫叶不禁霜”则是指枫叶经过严冬之后仍然坚韧不拔。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也暗示了他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到无奈和无力改变。
    结末两句则是以祝福的形式结束全词:“祝掠云双燕,好将归梦绕空梁。”“祝掠云双燕”是祝愿双燕能够飞越云层,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将归梦绕空梁”则是希望那些双燕能够带着自己的梦想回到空中的屋梁上,与自己一同欣赏美丽的景色。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寄托了他的一种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