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落照,看渺渺沧洲,烟波无际。一段轻阴相趁转,不许兰桡惊碎。略带神鸦,时飘芦叶,曲映江枫紫。凭遮客鬓,怕教照见憔悴。
有人独倚危楼,沙际迟回,疑是归舟系。已过轻鸥飞起处,不见旗悄燕尾。荡入中流,斜侵隔岸,依旧萦沙嘴。回头北渚,唯馀塔影孤峙。
念奴娇·帆影
作者:苏轼西风落照,看渺渺沧洲,烟波无际。一段轻阴相趁转,不许兰桡惊碎。略带神鸦,时飘芦叶,曲映江枫紫。凭遮客鬓,怕教照见憔悴。
有人独倚危楼,沙际迟回,疑是归舟系。已过轻鸥飞起处,不见旃梢燕尾。荡入中流,斜侵隔岸,依旧萦沙嘴。回头北渚,唯馀塔影孤峙。
注释:
①沧洲:水边平地。
②一段:片刻。轻阴:细雨、阴云。
③兰桡:木兰香的船桨。神鸦:指鹭鸶。
④旌旗:泛指旗帜、船头。樯(qiáng)悄:形容船帆低垂的样子。
⑤中流:江河中心,这里指长江中间的地方。
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苏轼在赤壁怀古之作,表达了他对于赤壁大战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词以“念奴娇”为题,抒发了词人对历史的无限感慨与人生的深沉思考。
首句“西风落照,看渺渺沧洲,烟波无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夕阳西下,西风渐起,一片辽阔无垠的沧洲上,烟波浩渺,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景色的美丽,也暗含了词人内心的感慨和孤独。
接下来的“一段轻阴相趁转,不许兰桡惊碎。”,描绘了一种微妙的气氛。轻阴逐渐加重,仿佛要赶上来,却又不让那划船的人感到惊心动魄。这里的“轻阴”、“兰桡”、“惊碎”等词汇,都透露出一种细腻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的感悟。
“略带神鸦,时飘芦叶”,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神鸦在天空中飞翔,时而落在芦苇之上,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神鸦”、“芦叶”都是自然界的元素,通过它们的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词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曲映江枫紫”,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江边的枫树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红色的枫叶映照在蓝色的江水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江枫紫”、“曲映”等词汇,都透露出一种细腻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的感悟。
“凭遮客鬓,怕教照见憔悴。”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于自己的担忧。他担心自己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憔悴不堪。这里的“客鬓”、“憔悴”都是形容词,都透露出一种细腻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词人的忧虑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有人独倚危楼,沙际迟回,疑是归舟系。”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场景:有一个人在高楼的一角独自倚靠,似乎在等待什么或思考什么。这里的“沙际”、“迟回”、“归舟系”都是动词和名词的组合,通过它们的形象,展现了一种静谧和沉思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场景,也表达了词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期待。
“已过轻鸥飞起处,不见旃梢燕尾。”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景象:一只小鸥已经飞过,但是没有看到燕子的尾巴。这里的“轻鸥”、“旃梢燕尾”都是形象化的描述,通过它们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轻盈和优雅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述了自然的景象,也表达了词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荡入中流,斜侵隔岸,依旧萦沙嘴。”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动态的场景:一条小船在江中荡漾着,斜向对岸延伸,最后又回到沙嘴。这里的“中流”、“隔岸”、“沙嘴”都是地点的名称,通过它们的位置和形态,展现了一种动态和流动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述了自然的景象,也表达了词人对于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回头北渚,唯馀塔影孤峙。”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当船只转向北方的时候,只剩下一座孤立的灯塔在水面上矗立。这里的“北渚”、“塔影”都是地点的名称,通过它们的位置和形态,展现了一种寂静和孤独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述了自然的景象,也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词人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深深感慨和理解。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