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霜碾玉,记日射檐光,小窗初透,夜寒深否?问素罗新裁,熨须铜斗。闲揽书帷,笑指砚冰,蹙皱香篝,有黄熟篆销,芳膏结纽。
自惹闲愁后,对莲岳云压,苔潭珠溅,垆烟孤瘦。叹渺渺京华,不堪回首。碧海人归,雄剑谁怜孤吼。空凝望,绕湘流、暮云荒岫。

【诗句解读】

  1. 微霜碾玉:形容清晨露水如霜,晶莹剔透。
  2. 记日射檐光,小窗初透:描写清晨阳光透过小窗照射进来的情景。
  3. 夜寒深否?问素罗新裁:询问新做的素色罗衣是否足够保暖。”素罗”指白色丝织品,”新裁”指新做的衣物。
  4. 闲揽书帷,笑指砚冰:闲暇时抱着书卷,用手指着砚台的冰层。
  5. 蹙皱香篝:皱折的香炉。
  6. 有黄熟篆销,芳膏结纽:有黄色的熟铜印章和芳香的蜡封。
  7. 自惹闲愁后,对莲岳云压,苔潭珠溅,垆烟孤瘦。叹渺渺京华,不堪回首。碧海人归,雄剑谁怜孤吼:自惹闲愁之后,对着山岳云雾,苔藓斑驳的池塘,独自品味孤独的滋味。叹息在京华中漂泊,无法回头。碧海之中,英雄人物归来,但又有谁能够理解他们的孤独和悲鸣?
  8. 空凝望,绕湘流、暮云荒岫:只能默默地凝望着远方,湘水流淌不息,暮云飘渺无际。
    【译文】
    清晨微霜洒满大地如玉,记得阳光从屋檐上照射进来,小窗户刚刚打开。夜里是不是很冷呢?询问新做的素色罗衣是否足够保暖。闲暇时抱着书籍,用手指着砚台的冰层。皱折的香炉散发着香气。有黄熟的印章和芳香的蜡封。自找烦恼之后,面对山岳云雾,苔藓斑驳的池塘,独自品味孤独的滋味。感叹在京华中漂泊,无法回头。碧海之中,英雄人物归来,但又有谁能够理解他们的孤独和悲鸣?只能默默地凝望着远方,湘水流淌不息,暮云飘渺无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回忆往事时所作的抒情之作。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将过去的记忆与现实的感受交织在一起,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情感。
    首句“微霜碾玉”,用“碾”字形象地描绘出了秋霜覆盖大地的景象,同时以“玉”字来形容霜花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第二句“记日射檐光,小窗初透”,则描述了诗人早晨醒来后看到阳光透过小窗户照进来的情景,这种光影的变化常常让人感到温馨和舒适。
    诗人转入对夜晚的描述。“夜寒深否?问素罗新裁,熨须铜斗。”这里,诗人通过对“夜寒”的询问和对“素罗”的关心,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而“闲揽书帷,笑指砚冰,蹙皱香篝”这几句则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读书写字的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转向对自然的描写。“自惹闲愁后,对莲岳云压,苔潭珠溅,垆烟孤瘦。”这些自然景象都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然。然而,“叹渺渺京华,不堪回首”一句则突然转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一句“碧海人归,雄剑谁怜孤吼”,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里的“碧海人归”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归宿,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雄剑谁怜孤吼”则暗示了人生中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困难中坚持前行的人们深深的敬意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