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霭金台,琼枝光射龙楼雪。群仙笑指九阊开,朱凤翔丹穴。云暗雁风高揭。向海屋、重标珠阙。彩鹓飞舞,日暖霜轻,小春佳节。
迢递谁知,碧鸡影里催啼鴂。骖鸾不待玉京游,难挽瑶池辙。黄竹歌声悲咽。望翠瓦、双鸳翼折。金茎露冷,几处啼乌,桥山夜月。
【注释】
瑞霭金台:祥云缭绕的宫殿。琼枝:玉树,指桂花。九阊:传说中楚国旧都城名,相传楚怀王葬于其间,故称。朱凤:红嘴绿羽毛的神鸟,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丹穴:《山海经》载有丹穴之山,山中多金,可采得金子。重标珠阙:重新标榜。彩鹓(yuān):指五彩缤纷的凤凰。日暖霜轻:指天气晴朗,没有严寒。小春:指农历二月,也指春天初来时节。迢递:遥远。碧鸡:古时以三足乌为三足鸟,这里指代月亮。骖鸾(cān luán)不待玉京游:乘着鸾凤,不必到玉京仙境去游览。玉京:指天帝所居之处。黄竹歌声悲咽:黄竹歌是古人的一种歌曲形式。双鸳:即鸳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禽鸟。金茎:指皇帝的铜柱。露冷:露水冰凉。桥山:秦穆公陵墓。
赏析:
此词为庆贺宋真宗生辰的应制词。
上阕写生辰庆祝盛况。开篇“瑞蔼金台”,点出生辰在金台殿,渲染出喜庆气氛。“群仙笑指九阊开”以下,描写宫中庆祝场面。“群仙”指群臣和皇族成员,他们欢聚一堂,争相祝福君王生辰快乐,并祝愿国家长治久安。“朱凤翔丹穴”一句,化用《离骚》“吾令凤兮飞腾兮,览四方兮其孰可讬兮”句意,将朱凤喻为人君,借指真宗皇帝。“朱凤翔丹穴”比喻人君英明神武,能开创辉煌业绩。“云暗雁风高揭”一句,化用《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句意,以大雁南飞比喻真宗皇帝驾临京城。“向海屋、重标珠阙”两句,写宫门重张,庆典隆重。“向海屋”典出《庄子·逍遥游》,言海中有一座房屋,名叫海屋,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珠阙”指皇宫。此言真宗皇帝寿诞庆典,如同神仙降临人间一样隆重。
下阕写宫廷生活。“彩鹓飞舞,日暖霜轻,小春佳节”三句,写宫中宴乐场景。“彩鸳”指五彩斑斓的凤凰,象征吉祥喜庆。“日暖霜轻”描绘了宴会时温暖舒适的气候条件。而“小春佳节”则表明这是春季的节日,也是一年之中的佳期。“迢递谁知”,承上启下,意为远处的人谁能知道这美好的时刻呢?“碧鸡影里催啼鴂(jié)”,“碧鸡”指三足乌鸦,古人常将其作为计时的器具。《左传·文公十八年》说:“秋七月,雉入大隧。”杜预注:“今之鸡栖。”后来遂以“碧鸡”代指黄昏。“催啼鴂(jí)”,化用《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句意,意谓此时天色已晚,黄昏降临。“骖鸾不待玉京游”一句,化用《庄子·齐物论》“乘云车,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句意,意谓真宗皇帝驾临京城并不需要到玉京仙境去游玩。“黄竹歌声悲咽”,化用《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他乡各异处,还望同云归”句意,意谓远离家乡,思念亲人之情令人悲切不已。最后,“望翠瓦、双鸳翼折”,化用《古诗十九首》“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远望舒情兮志遐,念我长生兮一何嗟!仿若四时兮春日夏,遵江流兮寒暑变”句意,意谓真宗皇帝驾临京城,却看不到自己思念之人的身影。“金茎露冷,几处啼乌,桥山夜月”三句,化用《史记·封禅书》“天汉坠矣,地维绝矣,挺壁立而上见苍龙耳”句意及李商隐《马嵬》“寂寞紫台烟雨,渔阳欲动新声”句意,意谓金茎上的露水已经冷却,不知何处有乌鸦啼叫,只有桥山之月仍在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