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坐且莫喧,听我促节歌路难。我今四十迫衰残,盛年一去何当还。
昔斥为遭绛灌怒,今来岂受金张怜。泰山可移志不徙,寒烬从知无再然。
但愿长随击壤民,优游鼓腹歌尧年。
【注释】
四坐:指在座的各位宾客。莫喧:不要喧哗。促节:急促的曲调,这里形容诗的节奏急促。路难:这里借指仕途艰难。我今四十迫衰残,盛年一去何当还:我现年已四十,正遭受衰老的折磨,而青春年华却已经逝去,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从前呢?
遭绛灌怒:指汉武帝时因太子刘据之案,被贬谪到巴蜀、滇池等地。金张:指汉元帝时的大臣金安父和张忠,两人都曾担任丞相。岂受金张怜:难道还会像汉代金安父和张忠那样受到皇帝的怜悯吗?泰山可移志不徙:比喻坚定的意志不可改变,即使山也能移动,但志向是不会改变的。寒烬从知无再然:火灭了才知道没有再生的可能。
但愿长随击壤民,优游鼓腹歌尧天:只希望能像那些躬耕田土、无忧无虑的百姓一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高高兴兴地唱歌吟唱太平盛世的美好岁月。击壤: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一人跪地以杖敲击土块,使土块翻覆如山,象征太平盛世。尧天:尧帝时代的天下,指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内容是作者在宴会上自述自己的遭遇及对人生的看法。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节奏急促。开头两句“四座且莫喧,听我促节歌路难”,表明诗人正在宴席上作诗,他的声音急促,节奏急促,表现出一种急切的心情。接着诗人感叹自己已到了四十岁,而青春年华却已经流逝,他感到十分痛苦,同时也表示出对未来的信心与决心。
“昔斥为遭绛灌怒,今来岂受金张怜”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年轻时也曾被贬谪,那时的遭遇使他感到非常痛苦,但那时他还相信还有机会回到朝廷,而现在他已经老了,所以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但愿长随击壤民,优游鼓腹歌尧天。”诗人希望过上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像古代躬耕田土的老百姓一样无忧无虑,每天高高兴兴地唱歌吟唱太平盛世的美好岁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