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烟无意撩书幌。带芳草、侵云渐长。晚风初作落花声,九十将阑未赏。
南园路、风光暗想。听唤雨、鸣鸠两两。小池水皱萍漪绿,泛得红香惝惘。
这首诗的原文是:
翠烟无意撩书幌。带芳草、侵云渐长。晚风初作落花声,九十将阑未赏。
南园路、风光暗想。听唤雨、鸣鸠两两。小池水皱萍漪绿,泛得红香惝惘。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 “翠烟无意撩书幌”:描述的是一幅静谧的画面,翠烟雾气无心地拂动着书卷,增添了一份雅致和宁静的氛围。
- “带芳草、侵云渐长”:描述了春草的生长状态,它轻轻地覆盖着地面,逐渐地伸向天空。
- “晚风初作落花声,九十将阑未赏”:描绘了晚风吹起时,花瓣纷纷落下的声音,暗示着时光流逝,美好却未能尽兴欣赏。
- “南园路、风光暗想”:南园的路在夜色中显得朦胧而美丽,让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里的风景。
- “听唤雨、鸣鸠两两”:听到雨的呼唤,公鸠(布谷鸟)的叫声此起彼伏,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
- “小池水皱萍漪绿,泛得红香惝惘”:小池塘水面上泛起的绿色涟漪映衬着红色荷花的香气,给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感觉。
- 译文:
- 翠烟轻轻拂过书卷,芳草悄然侵占云天,渐渐变长。晚风吹起,落英缤纷,时光荏苒,美景未能尽情欣赏。
- 南园的路,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听到雨的呼唤,公鸠的叫声此起彼伏。小池塘的水波荡漾,绿色的浮萍和红色的荷花相映成趣,美得让人恍惚。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中的“晚风”、“落花”、“鸣鸠”、“池塘”等意象,都富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