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不语,绿阴渐满,犹见蝶翻金翅。半林斜日卷帘栊,生怕惹、轻寒着体。
慵拈翠管,惟亲珊枕,病里思君如水。春蚕春柳本无情,也学我、三眠三起。

【注释】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鹊桥凤”、“鹊桥仙”等。双调,六十字,前段六句五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

黄莺不语:黄莺不鸣。黄莺即莺,鸟名。

绿阴渐满:绿叶逐渐浓茂。

金翅:指蝴蝶的翅膀上色彩鲜艳如金色。

半林斜日:半树的阳光透过树林照射下来。

阑干:栏杆。

珊枕:珊瑚制成的枕头。珊,珊瑚。

病里:生病的时候。

慵拈:慵懒地拿起。

三眠三起:多次睡眠多次起床。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景。首二句写春色,写花鸟之语,以烘托人的内心活动。“不语”二字点明女主人公此时的心情。下三句写春景,写人,写情。“怕”字、“着”字写出了人的情感。“卷帘栊”是说担心阳光直射入内,伤及娇弱的身体,这又进一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深情。下三句是写自己思念丈夫的情况。“三眠三起”是说自己夜不成眠,多次起身思念丈夫,可见其思念之深。

下片写思夫之情。“惟亲珊枕”,只有依靠珊瑚枕才能入睡,说明她因病而身体虚弱,不能像往常那样倚窗望夫了。这两句与上文“卷帘栊”“怕惹轻寒”相照应,都表现了女主人公的体弱多病。“病里思君如水”,用《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意,表达了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她内心的愁苦和无奈。最后一句是全篇主旨所在。“本无情”是说春蚕、春柳本来没有情感,但它们也学着人类一样“三眠三起”来思念自己的主人。这一比喻生动贴切,新颖巧妙,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富于哲理意味,把抽象的感情说得具体形象,给人以美感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