簟波平,残灯半灭,三更梦初醒。两眸炯炯。见斜月穿窗,闲弄花影。蓦然坐起罗衣冷。隔楼笙管竞。遥想像、翠帘红烛,空房真寂静。
回思少年爱追凉,槐阴携艳质,香肩曾并。消薄醉,记亲煮、凤团双饼。歌懒奏、笑垂素颈。今隔着、银河千万顷。都不道、那时轻诺,海榴花外等。
诗句解释:
- 簟波平,残灯半灭,三更梦初醒。两眸炯炯。见斜月穿窗,闲弄花影。蓦然坐起罗衣冷。隔楼笙管竞。遥想像、翠帘红烛,空房真寂静。
- “簟波平”:簟子(竹席)上的波浪平静无波。
- “残灯半灭”:灯光已变得微弱,只剩下一半亮着。
- “三更梦初醒”:三更天刚过,人从梦中醒来。
- “两眸炯炯”:眼睛明亮有神。
- “斜月穿窗”:月光斜斜地透过窗户。
- “闲弄花影”:在花影下悠然自得地玩耍。
- “蓦然坐起”:突然之间,从睡梦中惊醒。
- “罗衣冷”:感觉衣物冰凉,可能是因为被惊醒。
- “隔楼笙管竞”:楼上传来的笙声和管乐相互竞争。
- “银河千万顷”:比喻距离之远,仿佛天河一般。
译文:
夜深人静时,我听到了隔壁楼中弦乐器的悠扬声音,勾起了我对往日时光的回忆。那晚,我在昏黄的灯光下醒来,看到窗外的月亮斜斜地照进来,在花丛间留下影子。突然之间从床上坐起,感觉到罗衣(薄纱制成的内衣)异常的寒冷。我想象着隔着楼子的那边,有人在吹笛弹琴,楼上楼下,歌声和管乐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回想起过去,我曾爱追逐凉风,喜欢在槐树下,与心爱的人并肩而行;那时候,我们肩并肩,肩并肩,一起走过。那时的我,酒量微薄,但会记得亲口为爱人煮上凤饼(一种古代甜食),两人对坐歌唱,笑颜如花。如今,我已相隔银河千万顷,却无法再像从前一样承诺对方海榴花外的等待。
赏析:
此诗是一首感怀之作,通过夜晚听到隔壁楼里的弦乐器演奏,引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梦中醒来,看到窗外月亮斜照,花影婆娑,感受到罗衣的微寒,这一系列景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
诗中的“隔楼笙管竞”,不仅表现了楼上楼下的相互映衬,还象征着诗人与爱人之间的深情厚意和默契。而“银河千万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无限向往和期待。
诗人以“都不道、那时轻诺,海榴花外等”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无法重来的爱情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和对过去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