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崚层俯建章,况逢佳节又重阳。
秋声不入游人耳,紫气浮来满帝乡。
发短更苍堪帽落,客多同调趁花忙。
明年此会知何处,遍插茱萸遍举觞。
【注释】
《九日与诸曹友同登显灵宫阁》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
【赏析】
本篇描写诗人和朋友们在重阳节时同游显灵宫,畅饮赏菊的欢乐情景。首联写登高之喜,次联写秋声不入人之耳,三联写紫气满帝乡,四联写同游赏菊,五联写明年不知何方重阳,最后点明主题。全诗语言流畅自然,对偶工整,意境开阔,富有韵味。
首联“高阁崚层俯建章”,写登上显灵宫后所见。“崚”字形容山势高峻,“層”字则写出了建筑的层叠之美。“况逢佳节又重阳”,既点明了时间是在重阳节,又写出了作者登临时的愉悦情绪。
颔联“秋声不入游人耳,紫气浮来满帝乡”,以“秋声不入游人耳”反衬出游人的喜悦心情,以“紫气浮来满帝乡”赞美了秋日的美景。
颈联“发短更苍堪帽落,客多同调趁花忙”,写自己头发短小、帽子脱落,客人众多、大家兴致勃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的欢快场面,而且写出了他们在节日里欢聚一堂、畅谈心曲的情趣。
尾联“明年此会知何处,遍插茱萸遍举觞”,抒发了诗人对于明年重阳节聚会的憧憬之情。他希望明年能和这些朋友再次相聚在显灵宫,共同欣赏美丽的景色,畅饮美酒。然而世事难料,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能重逢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最后一句“遍插茱萸遍举觞”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团聚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