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凝寒碧楚山秋。夕阳敛尽山头。长江无语向东流。目断归舟。
红叶题残旧恨,翠眉蹙破新愁。月明雁字影悠悠。人依西楼。
诗句释义
1 “烟凝寒碧楚山秋。” - 描述的是一幅秋天的画面,烟雾凝聚在寒冷的碧蓝天空中,远处是楚国的山峦,呈现出秋天的气息。
- 注释: 楚山指位于中国湖南省西部的山脉,因古代楚国的地理位置而得名,这里借以象征遥远或故土。
- 赏析: 此句通过自然景色勾勒出秋天的凄凉与远行者的思乡之情。
- “夕阳敛尽山头。” - 太阳即将落山,其光辉收敛于山峰之上。
- 注释: “敛尽”意味着太阳的光芒完全消失在地平线以下。此句营造了一种日暮时分的氛围。
- 赏析: 这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日落的景象,暗示着一天的结束以及可能的孤独或等待。
- “长江无语向东流。” - 长江静静地向东流去,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 注释: 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长江的宁静与力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哲学意蕴。
- 赏析: 这种表达增强了画面的静谧感,同时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长河和时间的无情流逝。
- “目断归舟。” - 视线追随着逐渐远去的船只直至消失不见。
- 注释: “目断”表示视线无法捕捉到,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留恋或不舍。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 “红叶题残旧恨,翠眉蹙破新愁。” - 红色的树叶上残留着过去的怨恨,而眉头紧锁显露了新的忧愁。
- 注释: “题残”形容叶子的颜色已经变淡,“蹙破”形容因忧愁而皱起眉头。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颜色和表情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变化。
- “月明雁字影悠悠。” - 月光明亮时,大雁的影子悠长。
- 注释: “雁字”指的是大雁飞行时留下的痕迹,“影悠悠”描述了影子的缓慢移动。
- 赏析: 这一景象带给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感觉,也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牵挂。
- “人依西楼。” - 有人站在西边的楼台上。
- 注释: “西楼”通常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的高台,这里用来代表高处或视野开阔的地方。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所思念之人,强调了空间的广阔和个体的渺小。
译文及赏析
画堂春·秋眺
烟雾凝寒碧楚山秋,夕阳敛尽山头处。
长江无言向东流,目断归舟处。
红叶题残旧恨深,翠眉蹙破新愁绪。
月明雁字影悠扬,人倚西楼思无度。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故乡、亲人以及往事的深深怀念和无奈之情。其中,“烟凝寒碧楚山秋”、“夕阳敛尽山头处”等句描绘了秋季特有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然而,随着“目断归舟”、“红叶题残旧恨深”等诗句的展开,词人的心情由平静转为激动,透露出深深的哀愁和思念。最后,“月明雁字影悠扬”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遥远的场景,使人不禁产生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整体而言,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怀旧之情和无尽的思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