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昔是登临地,令节兼逢作赋才。
草木始衰吾已老,溪山无恙首重回。
荒台久扫秦佗迹,寝庙仍为汉将开。
或重于生今益信,当年弓剑未南来。

【注释】

九日:重阳节。王云庵: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门人。参戎:指参加军务。即事:眼前之事。东皋:在洛阳城东南,靠近黄河,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登临:登山游览。草木始衰吾已老:草木开始凋谢,自己却已老迈。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年岁已高,而自然景物却依然生机盎然。溪山:山水。无恙:没有受到什么损害。首重回:重返故乡。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重返家乡,但故乡的山水依然如故。秦佗迹:指秦始皇的踪迹。寝庙仍为汉将开:寝庙仍然祭祀着汉代的将军。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时光流转,但祭祀活动依然进行,显示出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或重于生今益信:或许更值得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益信:更加信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通过对比古今的变化,更能体现出生命的重要性。弓剑未南来:意谓自己的一生从未有过南渡的念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在生命的旅途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从未曾有过任何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时所作,以登临胜地为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变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经验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首联“东皋昔是登临地,令节兼逢作赋才”,诗人首先点明了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洛阳的东皋,并回顾了自己在此地度过的美好时光。这里,诗人通过回忆,展现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留恋,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和失望。

颔联“草木始衰吾已老,溪山无恙首重回”,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与自然景物的亲近关系。草木开始凋落,而自己却已老迈;故乡的山川依然如旧,而他重返故乡。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也流露出他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无奈和感叹。

颈联“荒台久扫秦佗迹,寝庙仍为汉将开”,诗人转而关注历史遗迹。他提到了秦始皇的遗迹和汉代将军的寝庙,这些历史遗迹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被人们所纪念和敬仰。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心和忧虑。

尾联“或重于生今益信,当年弓剑未南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思考。他认为,尽管世事变迁,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依然重要。他坚信,通过珍惜当下、珍视生命,人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两句诗既是对生命意义的总结,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启示,具有很高的哲理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色、表达感情、思考人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提及,使诗歌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