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南山,犹未觉、园林秋意。无远近、丹枫黄叶,翻成佳丽。风外磬声知有寺,云中犬吠疑无地。见孤峰、淡淡扫蛾眉,当空际。
修竹里,柴门闭。古木下,渔舟系。更牛背两两,儿童相戏。素练摇江明一鹭,黄云漫陇飞双雉。喜农家、细麦早纤纤,青如罽。

【注释】

南山:指终南山。

园林:花园,指长安城内。

风外磬声知有寺,云中犬吠疑无地:在秋风中听到寺庙的钟声,好像它从远处传来;云中看到狗叫,好像是离我很远。

见孤峰、淡淡扫蛾眉:只见山峰像女子的眉毛一样轻轻扫过。

修竹:竹子长得修长挺拔。

柴门:指农家的门,简陋而简朴。

古木下,渔舟系:在古老的柳树下系着渔船。

素练摇江明一鹭:白练似的芦苇在江面上摇晃,一只白鹭映入眼帘。

黄云漫陇飞双雉:黄色的天空笼罩着田野,两只野鸡在飞翔。

喜农家、细麦早纤纤:喜欢农家丰收的景象,看着小麦苗儿长得又细又绿。

【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任陕西转运使时,是一首描绘农村晚秋景色的小令。全词通过“风外磬声”和“牧童归”、“孤峰当空际”、“修竹”、“柴门”、“古树”等典型景物,生动地展现了深秋时节山村的清幽、恬静之美。

上阕首句即点出时间,九月南山顶犹未感到深秋的到来。但秋天的气息无处不在。“丹枫黄叶”,色彩明丽。“翻”字,写出了树叶的颜色与形态的变化;“佳丽”,则写出了秋意之浓。

下阕写景中带有抒情成分。“风外磬声知有寺”,是在秋风中听到寺庙的钟声,好像它从远处传来;“云中犬吠疑无地”,在云中看到狗叫,好像是离我很远。这两句写听觉和视觉上的错觉,突出了山间环境的清幽。“见孤峰淡淡扫蛾眉,当空际”。这是从远处看孤峰,其形如少女蛾眉。这里用了一个“扫”字,写出了山峰在云雾中的朦胧之感。“修竹里,柴门闭。古木下,渔舟系”三句,是说山中竹林茂密,小村的柴门紧闭,古木参天之下,渔舟系在岸边。这几句既写出了山间环境的清幽,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更牛背两两,儿童相戏”,是说在老牛背上有两个小孩在玩耍。“素练摇江明一鹭”,白练似的芦苇在江面上摇曳,一只白鹭映入眼帘。“黄云漫陇飞双雉”,“黄云”描写的是天空的颜色,“双雉”描写的是天上飞过的两只野鸡。“喜农家、细麦早纤纤,青如罽。”是说喜看到农家丰收,小麦苗儿长得又细又绿,就像绿色的毛皮。

这首词的上片写深秋景色,笔势轻快灵动,富有生活情趣。下片写深秋山村的宁静和闲适。通篇以景语行文,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清丽淡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