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饮相关乐趣多,风吹万籁尽笙歌。
区区怀抱俱春意,笑尔高秋奈我何。
【注释】
七饮:古人称七种饮酒方式。
万籁俱寂:指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形容极为寂静。
区区:谦词,这里指自己。
奈:奈何。
【赏析】
这是一首应制之作,以拟古乐府名篇《九日诗》的形式,抒发自己的志趣。全诗四句,每句七字。“七饮”是诗人的自况,“风”字暗指朝廷。“吹万籁俱寂”“笑尔高秋”,都是说自己在政治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可以随心所欲,高枕无忧。
首两句用典。刘宋文帝永嘉元年(423)八月,尚书令何尚之奉诏作《九日登阳山南高峰宴》诗。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防、陆倕、萧衍等八人各作五言体诗一首。其中谢朓《九日》诗云:“暂为滕县客,相赏孟诸田。秋风动城郭,白露下庭前。”沈约《九日和刘长卿郡别墅二首》其一云:“清风吹木叶,聚还散离亭。商飙纷已变,游子久参差。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且愿年年好,须知物有殷。”王融《九日与顾君书》:“岁往其未已,节至乃兹辰。……余情不可极,发歌当及晨。……秋菊盈园地,落英飘翰林。秋风鸣危弦,玄月沉朱弦。临河视水鸟,识夜乘阴磷。中酒不复论,挥杯且盈樽。”这些名篇都以宴会作题,而沈约则独赋九日登高宴乐,并自比“相赏孟诸田”。此诗就是模仿谢朓《九日》诗的风格。
三四句写自己胸襟开阔,无所畏惧。“区区怀抱俱春意”,“区区”是谦辞,表示自己很谦虚,没有一点架子。“笑尔高秋奈我何”,意思是说:你看你高秋时节,可奈我何!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得意时那种豪放不羁的态度。《文心雕龙·时序》云:“若夫平陵骚匠,咸阳弄笔,尔乃五言之冠冕,北里之芬芳矣。若夫青石曲台,紫玉笔架,无思以为妙,哀愁而为美,亦所食也。”所谓五言之冠冕,北里之芬芳,即是指当时文人墨客的诗文作品。
从这首拟古乐府看,沈约对刘勰《文心雕龙》的评论是很有道理的。沈约这首诗写得很有特点,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在形式上也很新颖,它采用了古体诗的体裁,而且用典较多,语言华美,音韵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