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高楼接海霞,疏林藏不尽、欲栖鸦。回廊曲槛别人家,征鸿外,风冷夕阳斜。灯暗鼓三挝。
望中烟隐树、月笼沙。白云如梦绕天涯。梧桐雨,和泪滴寒莎。
小重山
城上高楼接海霞,疏林藏不尽、欲栖鸦。回廊曲槛别人家,征鸿外,风冷夕阳斜。灯暗鼓三挝。
望中烟隐树、月笼沙。白云如梦绕天涯。梧桐雨,和泪滴寒莎。
注释:
- 城上高楼接海霞:城上的高楼与海的晚霞相接。
- 疏林藏不尽、欲栖鸦:稀疏的树林遮不住天空中的乌鸦,它们盘旋而飞。
- 回廊曲槛别人家:曲折的走廊和栏杆在别人的家中可见。
- 征鸿外:远处的征鸿(指雁群)之外。
- 风冷夕阳斜:秋风凛冽,夕阳西下。
- 灯暗鼓三挝:灯光昏暗时,听到鼓声三下。
- 望中烟隐树、月笼沙:在远处的烟雾里,能看到树木和沙滩。
- 白云如梦绕天涯:白云如同梦中的景象,飘绕在远方。
- 梧桐雨:梧桐树下的细雨,象征着悲伤。
- 和泪滴寒莎:带着泪水的雨水落在寒冷的草地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词,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他乡对故乡、亲人和自然景色的思念之情。
首句“城上高楼接海霞”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高楼与海霞相接,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壮丽。接着,“疏林藏不尽、欲栖鸦”描写了树林中栖息的乌鸦,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第二句“回廊曲槛别人家”透露出诗人身处他人之家的感觉,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家的回廊曲槛,突显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第三句“征鸿外,风冷夕阳斜”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之情,远处的征鸿和斜阳都显得如此遥远和冷漠。
第四句“灯暗鼓三挝”描述了夜幕降临时分,灯火昏暗,鼓声悠扬的情景。这既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期待。第五、六句则通过“望中烟隐树、月笼沙”和“白云如梦绕天涯”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自然的深深思念。特别是“白云如梦绕天涯”一句,将白云比作梦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和无法团聚的痛苦。
最后两句“梧桐雨,和泪滴寒莎”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梧桐树下的细雨和泪水混合着滴落在寒莎上,形成了一种凄凉而又哀婉的画面。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