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庭馆暮寒时,四檐鸣雨垂。博山沉水袅游丝,玉釭花烬微。
蟾影浅,漏声迟,愁多成梦稀。客行虽好不如归,有怀当语谁。
注释
阮郎归:一种古风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
庭馆:庭院中的亭台楼阁。
暮寒时:傍晚时分,天气寒冷。
四檐鸣雨垂:指屋檐上雨水滴滴答答地落下。
博山:古代的一种香料,形状像山。这里可能指的是用博山香来熏香以驱除寒冷。
沉水袅游丝:形容香气袅袅如游丝般飘散。
玉釭花烬微:形容灯火微弱,犹如玉制的灯具上的花形灯芯已经烧尽了。
蟾影:指月亮的倒影,常用以象征清冷或孤独。
漏声迟:指时间流逝的声音缓慢而悠长。
愁多成梦稀:因忧愁太多,导致梦境稀少。
客行:此处表示作者自己作为旅行者在外漂泊。
有怀:有所怀念或者思念。
当语谁:应该与谁倾诉。
译文
在寂静的庭苑中,黄昏的时候,寒意逼人,四边檐角下滴落着细雨。博山炉里燃烧着香料,香气袅袅如游丝般弥漫。室内灯光昏暗,仿佛是玉制的灯具上的花形灯芯烧尽了一样,映出月影也显得十分孤单。时间似乎变得缓慢而漫长,因为心中充满忧愁,所以夜晚的梦境变得稀薄。虽然我作为一个旅人四处漂泊,但我内心所怀的思念之情却无人能够理解与倾诉。
赏析
此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外游历时的孤独与忧郁。首句“寥寥庭馆暮寒时”便设定了整个作品的背景和基调。接着,通过对四檐鸣雨、博山沉香、玉釭花烬等细节的描写,生动传达了诗人身处异地时感受到的寒冷与寂寞。尤其是“博山沉水袅游丝”,不仅形象地描述了香气袅袅的情景,更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蟾影浅”,“漏声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幽静与漫长。这种对时间流逝感的刻画,增强了整首词的抒情氛围,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最后两句“客行虽好不如归,有怀当语谁”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虽然游历在外可以暂时忘却烦恼,但终究不如回归故乡,只有把心中的思念和忧虑倾诉给最亲近的人,才能真正得到慰藉。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外游历时的孤独与忧郁,以及对于家国的深情厚意,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