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嵯峨秋色新,修然高阁出风尘。
孤鸿日杳中原路,浊酒天全傲吏真。
落帽谁容趋府客,佩萸偏忆住山人。
青云欲借卢敖杖,莫笑支离一病身。
【注释】
嵯峨:高耸。
落帽:指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曾于九月九日作《秋兴》诗,其中有“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之句。后因以“落帽”为诗人的代称。
卢敖: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卢敖者,博学多闻,明于五经。”
支离:这里比喻身体衰病。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落在西南一带时所作。诗人登上蜀地最高点——阁,面对秋天的新景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律。
首联写登阁所见之景。五岳,指华山、泰山、衡山、嵩山、恒山。秋色新,即秋天景色新鲜秀丽。“修然”,高峻的样子。“嵯峨”,高耸的样子,用来形容华山、泰山等山的雄奇。“风尘”,尘埃。这里用“风尘”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苍茫感,又表现出他身居高位的豪情壮志和不屈的精神。
颔联写登高远望所思。“孤鸿”,指孤独的候鸟,这里借指诗人自己,也暗指那些飘零在外的士子们。“杳”,遥远的样子。“中原”,指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作者想从这孤鸿身上寄寓自己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浊酒”,指浊酒一杯,这里用来反衬自己清高的志趣。“天全傲吏真”中的“真”,指真实的人。这里的“天全傲吏真”指的是诗人自比为有高尚气节的官吏,表示他不与庸俗苟同的情怀。
颈联写登高远望所感。“落帽”,指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秋兴》诗中所说的“落帽醉归月”。诗人在成都草堂时曾写过不少描写秋天景色的诗篇,而在这里,他又想起了当年在成都草堂时的情景,因此说“佩萸偏记住山人”。“佩萸”,即佩带茱萸,古俗重阳节这天人们要插茱萸避灾求福。这里用来反衬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之情。“青云欲借卢敖杖”,意思是说诗人想借助卢敖的神奇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卢敖见晋王乔(王逸)在梦中乘赤龙飞升,问其原因,王乔说:“我本无根,亦无定处,故得腾驾耳。”卢敖便将手中的木杖送给王乔,让他骑上它飞升而去。后来卢敖又到南海仙山,遇神人,得到神人的帮助,得以成仙。“莫笑支离一病身”,意思是说不要嘲笑自己身体衰病,要像卢敖那样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此诗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流落蜀地时所作,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