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河西渚石城隈,九日风烟霁色开。
帝苑楼台云里见,澄潭凫雁镜中回。
青溪渡转桥横木,朱雀航空月映苔。
千古风流今独胜,中丞与客泛舟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和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对每句诗的意思进行解释;“赏析”,要求对整首诗的意境、手法、情感等进行赏析。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明确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抓住关键词语,注意注释提示,然后把握诗歌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作答。“九日金陵城西泛舟同顾中丞”的意思是:九月九日金陵城西泛舟与中丞一起游赏。“帝苑楼台云里见,澄潭凫雁镜中回”的意思是:在云雾缭绕的天宫里,皇帝的御苑楼台映入眼帘;清澈的水面上,水鸟像镜子一般反射着天空。“青溪渡转桥横木,朱雀航空月映苔”的意思是:青溪渡口,小桥横卧水面。在夜幕中,朱雀门上空明亮的月亮照在苔藓上,显得格外幽静。“千古风流今独胜,中丞与客泛舟来”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只有今天才胜过前人,因为今天是你与我共同泛舟游玩。
【答案】
示例:译文:九月九日金陵城西泛舟与中丞一起游赏。在云雾缭绕的天宫里,皇帝的御苑楼台映入眼帘;清澈的水面上,水鸟像镜子一般反射着天空。青溪渡口,小桥横卧水面。在夜幕中,朱雀门上空明亮的月亮照在苔藓上,显得格外幽静。自古以来,只有今天才胜过前人,因为今天是你与我共同泛舟游玩。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描绘了诗人游览江南名胜时所见之景,并借景抒情,抒写了他与朋友同登金陵城西之秋山览胜的兴致。诗以赞美金陵风光开篇,点明时间是九月九日,地点是金陵城之西。接着,作者便具体地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龙河西渚石城隈”,“石城”,指石头砌成的城垣。“渚”指水边的小洲,也指江中的沙洲。“霁色开”,天气放晴后阳光普照大地的景象。“帝苑楼台云里见”,登上城西的山岭远眺,只见云雾缭绕之中隐约现出皇家园林的楼阁台榭。“澄潭凫雁镜中回”,从山下望去,清澈的湖水宛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倒映着天上飞翔的野鸭群群飞掠而过,犹如一幅动人的画面。“青溪渡转桥横木”,“青溪”,一条流经京城附近的河流,这里泛指南京城的护城河。“青溪渡”“横木”二字点出了渡口的位置和结构。“朱雀航空月映苔”,在朱雀门楼上眺望,明亮的月光洒在覆盖着苔藓的地面上,更显幽深。“千古风流今独胜,中丞与客泛舟来。”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历史的辉煌,认为今天的景色胜过古代无数个帝王游乐的地方,而今天能与中丞同游,更增添了游兴。
【答案】
译文:九月九日金陵城西泛舟与中丞一起游赏。在云雾缭绕的天宫里,皇帝的御苑楼台映入眼帘;清澈的水面上,水鸟像镜子一般反射着天空。青溪渡口,小桥横卧水面。在夜幕中,朱雀门上空明亮的月亮照在苔藓上,显得格外幽静。自古以来,只有今天才胜过前人,因为今天是你与我共同泛舟游玩。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描绘了诗人游览江南名胜时所见之景,并借景抒情,抒写了他与朋友同登金陵城西之秋山览胜的兴致。诗以赞美金陵风光开篇,点明时间是九月九日,地点是金陵城之西。接着,作者便具体地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龙河西渚石城隈”,“石城”,指石头砌成的城垣。“渚”指水边的小洲,也指江中的沙洲。“霁色开”,天气放晴后阳光普照大地的景象。“帝苑楼台云里见”,登上城西的山岭远眺,只见云雾缭绕之中隐约现出皇家园林的楼阁台榭。“澄潭凫雁镜中回”,从山下望去,清澈的湖水宛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倒映着天上飞翔的野鸭群群飞掠而过,犹如一幅动人的画面。“青溪渡转桥横木”,“青溪”,一条流经京城附近的河流,这里泛指南京城的护城河。“青溪渡”“横木”二字点出了渡口的位置和结构。“朱雀航空月映苔”,在朱雀门楼上眺望,明亮的月光洒在覆盖着苔藓的地面上,更显幽深。“千古风流今独胜,中丞与客泛舟来。”“千古”两句,既感叹历史上帝王游乐之地之多而不如今日之胜景,也表现诗人与友人泛舟时的愉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