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谓彼此之失依;足上首下,谓尊卑之颠倒。所为得意,曰吐气扬眉;待人诚心,曰推心置腹。心荒曰灵台乱,醉倒曰玉山颓。睡曰黑甜,卧曰偃息。口尚乳臭,调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西子捧心,愈见增妍;丑妇效颦,弄巧反拙。慧眼始知道骨,肉眼不识贤人。
婢膝奴颜,谄容可厌;胁肩谄笑,媚态难堪。忠臣披肝,为君之药;妇人长舌,为厉之阶。事遂心曰如愿,事可愧曰汗颜。人多言曰饶舌,物堪食曰可口。泽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爱。唐太宗为臣疗病,亲剪其须;颜杲卿骂贼不辍,贼断其舌。
不较横逆,曰置之度外;洞悉虏情,曰已入掌中。马良有白眉,独出乎众;阮籍作青眼,厚待乎人。咬牙封雍齿,计安众将之心;含泪斩丁公,法正叛臣之罪。掷果盈车,潘安仁美姿可爱;投石满载,张孟阳丑态堪憎。
诗句翻译:
- 唇亡齿寒,谓彼此之失依;足上首下,谓尊卑之颠倒。所为得意,曰吐气扬眉;待人诚心,曰推心置腹。心荒曰灵台乱,醉倒曰玉山颓。睡曰黑甜,卧曰偃息。口尚乳臭,调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西子捧心,愈见增妍;丑妇效颦,弄巧反拙。慧眼始知道骨,肉眼不识贤人。
- “唇亡齿寒,谓彼此之失依”:比喻关系亲密的人如果一方遭受不幸,另一方也会感到不安,因为双方都互相依赖。
- “足上首下,谓尊卑之颠倒”:形容地位高低颠倒,无法区分。
- “所为得意,曰吐气扬眉”:当事情成功时,心情畅快,面带笑容。
- “待人诚心,曰推心置腹”:真诚对待他人,像打开心扉给别人一样。
- “心荒曰灵台乱”:心神不宁,内心混乱。
- “醉倒曰玉山颓”:形容人酒后昏沉,失去理智。
- “睡曰黑甜,卧曰偃息”:睡觉或躺着的时候感觉舒适,没有烦恼。
- “口尚乳臭,调世人年少无知”:用来形容人年轻无知,不懂得世事。
- “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意思是医生技术精湛,对病人的病情十分了解。
- “西子捧心,愈见增妍”:比喻女子故意做出柔弱的姿态来吸引男子的怜爱。
- “丑妇效颦,弄巧反拙”:形容模仿别人却适得其反,反而弄巧成拙。
- “慧眼始知道骨,肉眼不识贤人”:有智慧的眼睛能识别出真正有才能的人,而普通人则看不出他们的真正价值。
- 婢膝奴颜,谄容可厌;胁肩谄笑,媚态难堪。忠臣披肝,为君之药;妇人长舌,为厉之阶。事遂心曰如愿,事可愧曰汗颜。人多言曰饶舌,物堪食曰可口。泽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爱。唐太宗为臣疗病,亲剪其须;颜杲卿骂贼不辍,贼断其舌。
- “婢膝奴颜,谄容可厌”:形容人态度卑微讨好,令人讨厌。
- “胁肩谄笑,媚态难堪”:形容一个人为了讨好别人而做出过分的献媚姿态,让人觉得不舒服。
- “忠臣披肝,为君之药”:忠诚的大臣愿意为君主去牺牲自己(披肝沥胆)。
- “妇人长舌,为厉之阶”:指妇女多言是非,是祸乱的源头。
- “事遂心曰如愿,事可愧曰汗颜”:事情按照自己的期望进行,就感到高兴如愿;事情不如预期,就会感到羞愧难当。
- “人多言曰饶舌,物堪食曰可口”:形容人多嘴杂,话也很多(闲话连篇);同样也形容东西好吃。
- “泽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爱”:西伯侯姬昌(即周文王)对百姓有恩惠(泽被枯骨),宋祖皇帝赵匡胤对百姓友好(分减痛苦)。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君王对人民的仁慈。
- “唐太宗为臣疗病,亲剪其须”:唐代太宗李世民亲自为大臣治疗疾病,不惜亲自为其剪掉头发以治病。
- “颜杲卿骂贼不辍,贼断其舌”:唐代名将颜杲卿不畏强敌,在战场上与敌人斗争到底,最终被敌人割断了舌头而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各种人物和情境,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如忠诚与背叛、尊重与低俗、勇敢与懦弱等。诗中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这些主题,使得整首诗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物和他们的行为,作者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