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贼杀了王允,一面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士民无不下泪。当下李傕、郭汜寻思曰:“既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更待何时?”便持剑大呼,杀入内来。正是:巨魁伏罪灾方息,从贼纵横祸又来。
未知献帝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诗句:
- 众贼杀了王允,一面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
注释:这里的“众贼”指的是董卓的余党,他们杀了王允,并且还派人去杀王允的家属和族人。这句话描述了王允被杀害的场景,以及他家人被屠杀的事实。
- 士民无不下泪。
注释:这里的“士民”指的是当地的平民和士兵,他们都对王允被杀感到难过,忍不住落泪。
- 李傕、郭汜寻思曰:“既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更待何时?”
注释:李傕和郭汜在思考,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指长安),为什么不趁机杀掉皇帝,谋取更大的利益呢?这句话揭示了他们的目的和动机。
- 便持剑大呼,杀入内来。
注释:李傕和郭汜手持武器,大声呼喊着冲进城中。
- 正是:巨魁伏罪灾方息,从贼纵横祸又来。
注释:这句话是对他们行为的评述,指出他们的罪行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有更多的恶行发生。
译文:
董卓死后,他的余党们纷纷起兵争夺权力。他们杀害了王允,并派使者去杀王允的家人。许多平民和官兵都为之落泪。李傕和郭汜想趁机杀掉皇帝,谋取更大利益。他们挥舞着剑冲入城内。他们的行为引起了朝廷内部的动荡和混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董卓的余党们在长安的暴行,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它也反映了李傕、郭汜等人的野心和行为,以及他们的最终下场。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诗人表达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邪恶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