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吕布勒兵到山下,李傕引军搦战。布忿怒冲杀过去,傕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布军不能进。忽报郭汜在阵后杀来,布急回战。只闻鼓声大震,汜军已退。布方欲收军,锣声响处,傕军又来。未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及至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激得吕布怒气填胸。一连如此几日,欲战不得,欲止不得。正在恼怒,忽然飞马报来,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竟犯长安,京城危急。布急领军回,背后李傕、郭汜杀来。布无心恋战,只顾奔走,折了好些人马。以及到长安城下。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布军与战不利。军士畏吕布暴厉,多有降贼者,布心甚忧。
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引数百骑往青琐门外,呼王允曰:“势急矣!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图良策。”允曰:“若蒙社稷之灵,得安国家,吾之愿也;若不获已,则允奉身以死。临难苟免,吾不为也。为我谢关东诸公,努力以国家为念!”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只是不肯去。不一时,各门火焰竟天,吕布只得弃却家小,引百余骑飞奔出关,投袁术去了。
以下是对上述翻译的评价: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虚构的叙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和战争冲突。这部小说以其生动的人物塑造、扣人心弦的战争场面以及复杂的政治斗争而闻名于世。
在这段翻译中,作者将《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和人物特点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通过对原文的逐句翻译,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吕布在面对李傕等人的挑战时的心理变化和行动决策。同时,王允在吕布劝说下的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权力和忠诚的不同看法。此外,对于一些关键的政治事件和历史转折点,如李蒙和王方的内应行为、长安城的被围困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形势。
这段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句子的表达可能不够流畅,需要进一步润色以提高可读性。例如,“吕布只得弃却家小”这个句子可以改为“吕布只好带着家人离开”。其次,部分地名和人名的使用可能存在混淆,需要进行更准确的翻译或注释。最后,对于一些较为抽象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激得吕布怒气填胸”等,可以增加解释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这段翻译是《三国演义》第九回的一部分内容的准确翻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古典文学的机会。尽管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整体上这段翻译是高质量的,能够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