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自引兵至黎阳。两军隔八十里,各自深沟高垒,相持不战。自八月守至十月。原来许攸不乐审配领兵,沮授又恨绍不用其谋,各不相和,不图进取。袁绍心怀疑惑,不思进兵,操乃唤吕布手下降将臧霸守把青、徐;于禁、李典屯兵河上;曹仁总督大军,屯于官渡,操自引一军,竟回许都。
且说刘岱、王忠引军五万,离徐州一百里下寨。中军虚打“曹丞相”旗号,未敢进兵,只打听河北消息。这里玄德也不知曹操虚实,未敢擅动,亦只探听河北。忽曹操差人催刘岱、王忠进战。二人在寨中商议。岱曰:“丞相催促攻城,你可先去。”王忠曰:“丞相先差你。”岱曰:“我是主将,如何先去?”忠曰:“我和你同引兵去。”岱曰:“我与你拈阄,拈着的便去。”王忠拈着“先”字,只得分一半军马,来攻徐州。
诗句:
三国演义 · 第二十二回 ·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译文:
曹操亲自率领军队来到黎阳。两军相距八十里,各自在深沟高垒中扎营,相互对峙而不进行战斗。从八月开始守到十月。原来许攸不喜欢审配统领军队,沮授又怨恨袁绍不采用他的计谋,他们之间互不和睦,不考虑进取的策略。袁绍心中疑虑,不想进军,于是曹操就召来吕布的手下将领臧霸防守青州、徐州;于禁和李典驻扎在黄河上;曹仁总督大军,驻扎在官渡,曹操自己带领一军,竟然返回许都。
注释:
- 三国演义: 这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简称。
- 第二十二回: 是这部小说的第22回。
-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指的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分别发动了骑兵、步兵和水军的三支军队。
-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指的是关羽和张飞共同抓住了刘备和刘岱、王忠两位将领。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曹操和袁绍之间的对峙局势,以及双方军队的部署和策略。通过描绘两个强大的军事指挥官——曹操和袁绍——及其下属将领的行为,展现了当时战争的紧张氛围和战略布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军事斗争中的智谋和策略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英雄主义在战争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