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次日设宴,请众大臣饮酒。惟董承托病不来。王子服等皆恐操生疑,只得俱至。操于后堂设席。酒行数巡,曰:“筵中无可为乐,我有一人,可为众官醒酒。”教二十个狱卒:“与吾牵来!”须臾,只见一长枷钉着吉平,拖至阶下。操曰:“众官不知,此人连结恶党,欲反背朝廷,谋害曹某;今日天败,请听口词。”操教先打一顿,昏绝于地,以水喷面。吉平苏醒,睁目切齿而骂曰:“操贼!不杀我,更待何时!”操曰:“同谋者先有六人。与汝共七人耶?”平只是大骂。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操教一面打,一面喷。平并无求饶之意。操见不招,且教牵去。

众官席散,操只留王子服等四人夜宴。四人魂不附体,只得留待。操曰:“本不相留,争奈有事相问。汝四人不知与董承商议何事?”子服曰:“并未商议甚事。”操曰:“白绢中写着何事?”子服等皆隐讳。操教唤出庆童对证。子服曰:“汝于何处见来?”庆童曰:“你回避了众人,六人在一处画字,如何赖得?”子服曰:“此贼与国舅侍妾通奸,被责诬主,不可听也。”操曰:“吉平下毒,非董承所使而谁?”子服等皆言不知。操曰:“今晚自首,尚犹可恕;若待事发,其实难容!”子服等皆言并无此事。操叱左右将四人拿住监禁。

【诗句】

  1. 传令次日设宴,请众大臣饮酒。惟董承托病不来。王子服等皆恐操生疑,只得俱至。
  • 关键词:传令、设宴、众大臣、酒行数巡、吉平、董承、王子服、曹操
  • 赏析:这里描述了曹操为了安抚群臣,决定在宴会上邀请他们喝酒,并特别强调了只有董承因病未能参加。同时,曹操也暗示了他对其他人的怀疑,这体现了曹操对局势的控制欲和对群臣的不信任。
  1. 操于后堂设席。酒行数巡,曰:“筵中无可为乐,我有一人,可为众官醒酒。”教二十个狱卒:“与吾牵来!”须臾,只见一长枷钉着吉平,拖至阶下。
  • 关键词:操、后堂、设席、酒行数巡、可为众官醒酒、狱卒、吉平、长枷、拖至阶下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曹操在宴会上故意制造一种轻松的氛围,然后突然点出一个人来作为娱乐,让其他官员分散注意力。同时,通过“长枷”这一细节,增加了紧张的气氛。
  1. 教先打一顿,昏绝于地,以水喷面。吉平苏醒,睁目切齿而骂曰:“操贼!不杀我,更待何时!”操曰:“同谋者先有六人。与汝共七人耶?”平只是大骂。
  • 关键词:教、先打一顿、昏绝于地、以水喷面、苏醒、睁目切齿、骂曰、操贼、不杀我、更待何时、七人
  • 赏析:这部分描述了曹操如何对待吉平的行为,先是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让他失去意识,然后用水泼醒他。当吉平被唤醒,他愤怒地咒骂曹操。这显示了吉平的愤怒和不满,以及曹操的残忍和无情。
  1. 操曰:“同谋者先有六人。与汝共七人耶?”平只是大骂。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操教一面打,一面喷。平并无求饶之意。操见不招,且教牵去。
  • 关键词:操、同谋者、先有六人、与汝共七人耶、大骂、王子服、面面相觑、如坐针毡、打、喷、无求饶之意、牵去
  • 赏析:这部分描绘了曹操审问吉平的场景,询问是否有六个人的同谋,并且提到吉平是第七个人时,吉平依然在辱骂。这反映出吉平的坚韧和不屈,同时也展示了曹操的审讯技巧和对局势的控制。
  1. 众官席散,操只留王子服等四人夜宴。四人魂不附体,只得留待。操曰:“本不相留,争奈有事相问。汝四人不知与董承商议何事?”子服曰:“并未商议甚事。”操曰:“白绢中写着何事?”子服等皆隐讳。操教唤出庆童对证。
  • 关键词:席散、夜宴、魂不附体、留待、本不相留、争奈有事相问、未商议甚事、白绢中写、对证
  • 赏析:这部分描述了曹操在宴会结束后仍然想要了解其他人的动向,于是故意留下他们进行对话。当被问到是否和董承有联系时,四个人都选择了回避,显示出他们对曹操的恐惧和不安。
  1. 子服曰:“汝于何处见来?”庆童曰:“你回避了众人,六人在一处画字,如何赖得?”子服曰:“此贼与国舅侍妾通奸,被责诬主,不可听也。”操曰:“吉平下毒,非董承所使而谁?”子服等皆言不知。操曰:“今晚自首,尚犹可恕;若待事发,其实难容!”子服等皆言并无此事。操叱左右将四人拿住监禁。
  • 关键词:子服、画字、避众、六人、通奸、责诬主、不可听、今晚自首、尚犹可恕、待事发、难容、左右、拿住监禁
  • 赏析:这部分描述了曹操如何利用子服等人的谎言来进一步逼迫他们承认罪行。通过强调“今晚自首,尚犹可恕;若待事发,其实难容!”这句话,曹操成功地让子服等人屈服,并最终将他们逮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