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操见了衣带诏,与众谋士商议,欲废却献帝,更择有德者立之。程昱谏曰:“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操乃止。只将董承等五人,并其全家老小,押送各门处斩。死者共七百余人。城中官民见者,无不下泪。后人有诗叹董承曰:“密诏传衣带,天言出禁门。当年曾救驾,此日更承恩。忧国成心疾,除奸入梦魂。忠贞千古在,成败复谁论。”又有叹王子服等四人诗曰:“书名尺素矢忠谋,慷慨思将君父酬。赤胆可怜捐百口,丹心自是足千秋。”
且说曹操既杀了董承等众人,怒气未消,遂带剑入宫,来弑董贵妃。贵妃乃董承之妹,帝幸之,已怀孕五月。当日帝在后宫,正与伏皇后私论董承之事至今尚无音耗。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容,帝大惊失色。操曰:“董承谋反,陛下知否?”帝曰:“董卓已诛矣。”操大声曰:“不是董卓!是董承!”帝战栗曰:“朕实不知。”操曰:“忘了破指修诏耶?”帝不能答。操叱武士擒董妃至。帝告曰:“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见怜。”操曰:“若非天败,吾已被害。岂得复留此女,为吾后患!”伏后告曰:“贬于冷宫,待分娩了,杀之未迟。”操曰:“欲留此逆种,为母报仇乎?”董妃泣告曰:“乞全尸而死,勿令彰露。”操令取白练至面前。帝泣谓妃曰:“卿于九泉之下,勿怨朕躬!”言讫,泪下如雨。伏后亦大哭。操怒曰:“犹作儿女态耶!”叱武士牵出,勒死于宫门之外。后人有诗叹董妃曰:“春殿承恩亦枉然,伤哉龙种并时捐。堂堂帝主难相救,掩面徒看泪涌泉。”操谕监宫官曰:“今后但有外戚宗族,不奉吾旨,辄入宫门者,斩,守御不严,与同罪。”又拨心腹人三千充御林军,令曹洪统领,以为防察。
诗句
春殿承恩亦枉然,伤哉龙种并时捐。
译文
春风殿中享受恩宠,如今却成为空谈;堂堂帝主难以相救,只能掩面徒看泪涌泉。
注释
- 春殿承恩:在春风殿中受到皇上的宠爱。
- 枉然:白白地,无意义地。
- 伤哉龙种:形容失去皇帝之女如同失去了皇家的龙脉一样。
- 并时捐:一起丧失。
- 掩面:用手遮掩着脸。
- 泪涌泉:眼泪像泉水一样汹涌而出。
- 伏后:曹操的皇后,即伏完。
- 曹洪:曹操的部将,被任命为御林军的统领。
- 袁绍:东汉末年的军阀之一。
- 细作:秘密侦探或情报人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操在得知献帝意图谋害自己之后,怒不可遏,决定先杀掉宫中的董贵妃。董贵妃原本是董承的妹妹,被献帝所宠爱,已经怀孕五个月。献帝在后宫与伏皇后私论董承之事时,突然见到曹操带剑闯入并要杀董贵妃。献帝惊慌失色地哀求说董卓已经被杀,而曹操却坚持认为是董承,最终逼迫献帝承认这是一场阴谋,并命令武士将董贵妃处死。
诗中的”春殿承恩亦枉然”反映了董贵妃在后宫虽受宠若惊,但终究难逃一死的命运,象征着皇族成员无法逃脱政治斗争的无情打击。“伤哉龙种并时捐”则表达了董妃作为皇室成员,她的死亡不仅是个人的损失,更是国家未来的不幸。
这首诗通过描绘曹操对董贵妃的处置和献帝的无力感,展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和个人悲剧之间的交织,以及权力斗争给无辜者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诗中也展现了曹操的野心和残忍,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牺牲无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