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沉吟曰:“汝说我有三罪,欲我如何?”辽曰:“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张辽应诺,遂上马,回见曹操,先说降汉不降曹之事。操笑曰:“吾为汉相,汉即吾也。此可从之。”辽又言:“二夫人欲请皇叔俸给,并上下人等不许到门。”操曰:“吾于皇叔俸内,更加倍与之。至于严禁内外,乃是家法,又何疑焉!”辽又曰:“但知玄德信息,虽远必往。”操摇首曰:“然则吾养云长何用?此事却难从。”辽曰:“岂不闻豫让众人国士之论乎?刘玄德待云长不过恩厚耳。丞相更施厚恩以结其心,何忧云长之不服也?”操曰:“文远之言甚当,吾愿从此三事。”张辽再往山上回报关公。关公曰:“虽然如此,暂请丞相退军,容我入城见二嫂,告知其事,然后投降。”张辽再回,以此言报曹操。操即传令,退军三十里。荀彧曰:“不可,恐有诈。”操曰:“云长义士,必不失信。”遂引军退。关公引兵入下邳,见人民安妥不动,竟到府中。来见二嫂。甘、糜二夫人听得关公到来,急出迎之。公拜于阶下曰:“使二嫂受惊,某之罪也。”二夫人曰:“皇叔今在何处?”公曰:“不知去向。”二夫人曰:“二叔今将若何?”公曰:“关某出城死战,被困土山,张辽劝我投降,我以三事相约。曹操已皆允从,故特退兵,放我入城。我不曾得嫂嫂主意,未敢擅便。”二夫人问:“那三事?”关公将上项三事,备述一遍。甘夫人曰:“昨日曹军入城,我等皆以为必死;谁想毫发不动,一军不敢入门。叔叔既已领诺,何必问我二人?只恐日后曹操不容叔叔去寻皇叔。”公曰:“嫂嫂放心,关某自有主张。”二夫人曰:“叔叔自家裁处,凡事不必问俺女流。”

诗句

  • “公沉吟曰”:曹操沉思后说出他的顾虑。
  • “今四面皆曹公之兵”:目前曹操的大军包围了整个区域。
  • “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如果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暂时投降曹操。
  • “一者可以保二夫人”:这是第一项承诺,可以保护刘备的妻子。
  • “三者可留有用之身”:第三个承诺,保留自己的生命。
  • “望文远急急回报”:希望张辽能尽快回报。

译文

  • 曹操说:”你有三个问题,我希望我能接受。”
  • 张辽回应:”如果丞相能够接受,我就放下武器。如果不行,我将宁愿接受这三罪而死。”
  • 曹操回答:”文远说得对,我愿意接受你的三个条件。”
  • 张辽报告:”首先,我要求你只效忠汉帝,而不是曹操。其次,我要求你不许任何人进出你的家。最后,如果你知道我去哪里,无论你多远,我都会离开。”

赏析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经典的情节,展示了曹操在面临巨大压力时的智慧和决断。通过与张辽的对话,曹操展现出他愿意为了大局考虑个人利益的一面。这不仅仅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更是对忠诚和信任的考验。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环境下的生存哲学,即在危机时刻寻找出路,保全自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