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败军回见曹仁,报说:“二吕被杀,军士多被活捉。”曹仁大惊,与李典商议。典曰:“二将欺敌而亡,今只宜按兵不动,申报丞相,起大兵来征剿,乃为上策。”仁曰:“不然。今二将阵亡,死折许多军马,此仇不可不急报。量新野弹丸之地,何劳丞相大军?”典曰:“刘备人杰也,不可轻视。”仁曰:“公何怯也!”典曰:“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某非怯战,但恐不能必胜耳。”仁怒曰:“公怀二心耶?吾必欲生擒刘备!”典曰:“将军若去,某守樊城。”仁曰:“汝若不同去,真怀二心矣!”典不得已,只得与曹仁点起二万五千军马,渡河投新野而来。正是:偏裨既有舆尸辱,主将重兴雪耻兵。

未知胜负何如,且听下文分解。

诗句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

译文

却说,败军返回见曹仁,报告说:“二吕被杀,许多军士被活捉。”曹仁非常震惊,与李典商议对策。李典建议:“二将欺敌而死,现在只应该按兵不动,向丞相汇报,然后大举出兵征剿,这应该是上策。”曹仁不同意:“二将已经阵亡,损失了许多军队,我们不能不急于报仇。在弹丸之地的新野,何必劳烦丞相大军?”李典说:“刘备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我们不可轻视他。”曹仁生气地说:“你这是胆小鬼!”李典解释说:“兵法中说:‘了解敌人和自己,才能百战百胜。’我并不是害怕战争,只是担心不能必胜而已。”曹仁愤怒地说:“你这是背叛我军吗?我一定要活捉刘备!”李典说:“如果您去,我就留守樊城。”曹仁说:“如果你不去,那你就是背弃了我! ”无奈之下,李典只好与曹仁点起二万五千名士兵,渡过黄河来到新野。

注释

  1. 败军:本指战败的军队,此处指曹操手下的败军。
  2. 报说:报告、告知。
  3. 二吕:指的是曹操的两个亲信将领吕蒙和吕范。
  4. 军士:军队中的下级军官。
  5. 李典:字志才,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后降曹。
  6. 曹仁:字子孝,曹操的侄子,后来成为曹操部下的主要将领之一。
  7. 二将:此处应指前文中提到的“二吕”,即两位将领。
  8. 量新野:在新野这个地方,用来衡量兵力多少。
  9. 弹丸之地:形容地方狭小,像弹丸一样大的地区。
  10. 偏裨:古代官名,泛指军队中低级将领或辅助人员。
  11. 主将重兴雪耻兵:主将亲自带领军队来雪耻。

赏析

这段描述展示了曹操及其部将之间的权力斗争和智谋较量。曹仁虽然自信且勇猛,但面对李典的劝谏和警告,他最终选择了按照自己的判断行动。李典则表现出对形势的冷静分析,以及对于战争结果的谨慎预估。整个事件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通过这样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描写,不仅能够感受到当时战争的紧张氛围,同时也能领略到作者对于人性及战略战术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