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夏侯惇与于禁等引兵至博望,分一半精兵作前队,其余尽护粮车而行。时当秋月,商飙徐起。人马趱行之间,望见前面尘头忽起。惇便将人马摆开,问向导官曰:“此间是何处?”答曰:“前面便是博望城,后面是罗川口。”惇令于禁、李典押住阵脚,亲自出马阵前。遥望军马来到,惇忽然大笑。众问:“将军为何而笑?”惇曰:“吾笑徐元直在丞相面前,夸诸葛亮为天人;今观其用兵,乃以此等军马为前部,与吾对敌,正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吾于丞相前夸口。要活捉刘备、诸葛亮,今必应吾言矣。”遂自纵马向前。赵云出马。惇骂曰:“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云大怒,纵马来战。两马相交,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夏侯惇从后追赶。云约走十余里,回马又战。不数合又走。韩浩拍马向前谏曰:“赵云诱敌,恐有埋伏。”惇曰:“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遂不听浩言,直赶至博望坡。一声炮响,玄德自引军冲将过来,接应交战。夏侯惇笑谓韩浩曰:“此即埋伏之兵也!吾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罢兵!”乃催军前进。玄德、赵云退后便走。
诗句
三国演义 · 第三十九回 ·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译文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中,曹操的将领夏侯惇和于禁等带领精兵到达博望。他们分成一半精锐士兵作为先锋,其余士兵则负责押运粮草。正值秋月,商飙缓缓升起,夏侯惇命令士兵们加快行军速度,并询问向导官前方的情况。向导回答前方是博望城,后方是罗川口。夏侯惇命令于禁、李典等人稳住阵脚,而他自己则亲自出马到阵前观察情况。当他远远看到敌军时,突然大笑起来。他的朋友们不解他为何笑,夏侯惇解释说,自己嘲笑徐元直在曹操面前夸赞诸葛亮为天人,现在看诸葛亮的用兵之策,竟用这样的军队与自己对抗,就如同把狗羊与虎豹斗一般,这完全是自己的臆测。夏侯惇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要活捉刘备和诸葛亮。现在看来,他的话一定会实现。于是,夏侯惇决定亲自前进。赵云也随后出战。夏侯惇辱骂赵云说:“你们跟随刘备,就像孤魂随鬼一样!”赵云非常愤怒,纵马来战。两匹马交错在一起,不几个回合,赵云假装败走。夏侯惇从后面追赶。走了十几里后,赵云调转马头再次交战。又过了几个回合,夏侯惇仍然追赶。韩浩上前劝阻道:“赵云引诱敌人,恐怕有埋伏。”夏侯惇却不以为然,坚持追击。最后,他赶到博望坡,看到玄德自领大军前来迎战,才停止前进。夏侯惇笑着对韩浩说:“这就是我预先埋伏的军队!我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罢兵!”于是催促全军前进。玄德和赵云只好退往后退。
注释
- 荆州城:指当时的荆州地区。
- 博望: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境内。
- 徐元直:徐庶的字,他是曹操手下的谋士。
- 丞相:指的是曹操。
- 军师:这里指赵云,赵云是蜀汉名将,以勇猛著称。
- 玄德:即刘备,蜀汉的建立者之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 新野:古地,今河南省南阳市,三国时期刘备曾在这里建立过临时政府。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曹操麾下的将领夏侯惇和他的部队在博望遭遇伏击的故事。夏侯惇在面对诸葛亮的巧妙布局时表现出了自信,甚至有些自负。然而,当真正的战斗开始时,他被自己的判断所误导,低估了对手的实力。这场战斗最终以夏侯惇的失败告终,这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同时,诗中描绘的战场紧张气氛和将领之间的对话,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战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