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是个宽仁长者,见玄德如此哀痛,只得应允。玄德、孔明拜谢。宴毕,送鲁肃下船。径到柴桑,见了周瑜,具言其事。周瑜顿足曰:“子敬又中诸葛亮之计也!当初刘备依刘表时,常有吞并之意,何况西川刘璋乎?似此推调,未免累及老兄矣。吾有一计,使诸葛亮不能出吾算中。子敬便当一行。”肃曰:“愿闻妙策。”瑜曰:“子敬不必去见吴侯,再去荆州对刘备说:孙、刘两家,既结为亲,便是一家;若刘氏不忍去取西川,我东吴起兵去敢,取得西川时,以作嫁资,却把荆州交还东吴。”肃曰:“西川迢递,取之非易。都督此计,莫非不可?”瑜笑曰:“子敬真长者也。你道我真个去取西川与他?我只以此为名,实欲去取荆州,且教他不做准备。东吴军马收川,路过荆州,就问他索要钱粮,刘备必然出城劳军。那时乘势杀之,夺取荆州,雪吾之恨,解足下之祸。”

这首诗的译文:

曹操在铜雀台设宴,邀请了许多宾客。其中,鲁肃作为一位宽仁的长者,看到刘备如此悲痛,便应允前往。刘备和孔明向他们表示感谢。宴会结束后,他们送鲁肃下船,直接前往柴桑,找到了周瑜,将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了他。周瑜十分气愤地说:“子敬又中了诸葛亮的诡计!当初刘备依附刘表时,就常有吞并之意,何况西川的刘璋呢?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恐怕连你我都会受到影响。我有一个小小的计策,可以让诸葛亮无法逃脱我的算计。”鲁肃说:“我愿意听听您的妙计。”周瑜说:“您不必去见吴侯,再回到荆州对刘备说:‘孙、刘两家已经结盟,就是一家人了;但如果刘氏不愿意去取西川,我东吴起兵前去,夺取西川时,就用这个作嫁妆,把荆州归还东吴。’”鲁肃问:“西川路途遥远,获取它并不容易。都督您的计策,难道不是真的要去取西川吗?”周瑜笑着说:“子敬真是长者啊。你以为我真的要去取西川吗?其实我的真正目的只是以此为由,实际上想要去取荆州,并且让刘备没有准备。东吴的军队在收取西川后,经过荆州时,就向刘备索要钱粮,刘备必定会出城慰劳军马。那时我们趁机杀了他,夺取荆州,以雪我的耻辱,解除你的危难。”

赏析: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中的一个片段。诗中的主角是三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曹操、刘备、周瑜和鲁肃。曹操在铜雀台设宴庆祝自己的胜利,而此时刘备因为失去徐州而感到悲痛。与此同时,周瑜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帮助刘备夺回西川。他提出了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计划,但实际上是为了帮助刘备夺取荆州,从而间接地削弱东吴的力量。

周瑜的策略是利用刘备的恐惧心理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他建议刘备不要放弃西川,而是应该利用这个机会与东吴结盟,共同对抗曹魏的威胁。同时,他还提出一个巧妙的建议,即让刘备将西川作为礼物送给他。这样一来,刘备就可以保住自己的领土,而周瑜则可以继续巩固自己在东吴的地位。

这一计划最终被诸葛亮看穿了。诸葛亮并没有直接揭穿周瑜的计谋,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战术来挫败周瑜的计划。例如,他在宴会上故意表现出对周瑜的建议并不感兴趣的样子,从而让周瑜失去了信心。最终,周瑜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转而采取了更为直接的方式来对付刘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