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册已毕,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贾诩引大小官僚朝于坛下。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大魏。丕即传旨,大赦天下。谥父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华歆奏曰:“‘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汉帝既禅天下,理宜退就藩服。乞降明旨,安置刘氏于何地?”言讫,扶献帝跪于坛下听旨。丕降旨封帝为山阳公,即日便行。华歆按剑指帝,厉声而言曰:“立一帝,废一帝,古之常道!今上仁慈,不忍加害,封汝为山阳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许入朝!”献帝含泪拜谢,上马而去。坛下军民人等见之,伤感不已。丕谓群臣曰:“舜、禹之事,朕知之矣!”群臣皆呼“万岁”。后人观此受禅坛,有诗叹曰:“两汉经营事颇难,一朝失却旧江山。黄初欲学唐虞事,司马将来作样看。”百官请曹丕答谢天地。丕方下拜,忽然坛前卷起一阵怪风,飞砂走石,急如骤雨,对面不见;坛上火烛,尽皆吹灭。丕惊倒于坛上,百官急救下坛,半晌方醒。侍臣扶入宫中,数日不能设朝。后病稍可,方出殿受群臣朝贺。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大小官僚,一一升赏。丕疾未痊,疑许昌宫室多妖,乃自许昌幸洛阳,大建宫室。
诗句: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赏析:
此句出自《三国演义》,描绘了曹丕在黄初元年(220年)接受八般大礼,登上帝位的场景。其中“丕”为曹丕的字,“废帝篡炎刘”指的是曹操去世后,曹丕废黜汉献帝,自己登上皇位,实现了对汉朝的篡位。而“汉王正位续大统”则是说曹丕成为新的统治者,接替了汉朝,延续了国家的正统。
曹丕即魏王,接受八般大礼象征着他在政治和礼仪上的权威得到了认可和尊重。登上帝位则标志着他正式成为了汉朝的皇帝,完成了从诸侯到帝王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曹丕个人的权力野心,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曹丕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普通的诸侯转变为国家的统治者,同时也结束了汉朝末年的政治混乱局面。然而,这也意味着他必须承担起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同时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挑战。
这首诗通过对曹丕篡位过程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变迁和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它不仅反映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也揭示了人性中复杂多样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