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先主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接连七百里,前后四十营寨,昼则旌旗蔽日,夜则火光耀天。忽细作报说:“东吴用陆逊为大都督,总制军马。逊令诸将各守险要不出。”先主问曰:“陆逊何如人也?’马良奏曰:“逊虽东吴一书生,然年幼多才,深有谋略;前袭荆州,皆系此人之诡计。”先主大怒曰:“竖子诡计,损朕二弟,今当擒之!”便传令进兵。马良谏曰:“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先主曰:“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遂亲领前军,攻打诸处关津隘口。韩当见先主兵来,差人投知陆逊。逊恐韩当妄动,急飞马自来观看,正见韩当立马于山上;远望蜀兵,漫山遍野而来,军中隐隐有黄罗盖伞。韩当接着陆逊,并马而观。当指曰:“军中必有刘备,吾欲击之。”逊曰:“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以观其变。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树木间。吾当以奇计胜之。”

诗句原文及译文:

先主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接连七百里,前后四十营寨,昼则旌旗蔽日,夜则火光耀天。忽细作报说:“东吴用陆逊为大都督,总制军马。逊令诸将各守险要不出。”
译文:刘备亲自在猇亭布置军队,一直到达长江入口处,连续七百里的营寨,白天旗帜遮蔽太阳,夜晚火光照亮天空。忽然有密探报告说:“东吴派陆逊为大都督,统率全军。陆逊命令将领们各自守住关键位置,不出战。”

注释与赏析:

  • “先主”:指的是刘备(即蜀汉的建立者),这里特指刘备本人。
  • “布列军马”:是指刘备在猇亭地区布置军队并形成阵列。
  • “直至川口”:直译为直到长江入海口的地方,表明刘备的军队延伸到了江边的前线。
  • “接连七百里”:形容战线之长,从猇亭到长江口,直线上相距约七百里。
  • “前后四十营寨”:表示军队的分布和数量,前哨和后援都有,总计四十个营寨。
  • “昼则旌旗蔽日,夜则火光耀天”:形象地描述了战前的紧张气氛和军队的气势。
  • “忽细作报说”:突然有密探来报。
  • “东吴用陆逊为大都督,总制军马”:指出了陆逊被任命为重要职务,负责指挥整个东吴的军事行动。
  • “逊令诸将各守险要不出”:陆逊命令将领们坚守要害位置,不轻易出击。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三国时期蜀汉刘备及其部下在猇亭布阵、准备迎战东吴将领陆逊的情景。通过描绘双方的军事部署和心态,体现了战争前的紧张氛围和双方的策略布局。其中,刘备作为一方领袖的形象被生动地刻画出来,而陆逊作为年轻的将领,虽然年轻但智谋超群,显示出了不凡的军事才能。诗中还透露出刘备对陆逊的轻视态度,以及他自信满满地打算直接攻击对方的心态,这些细节增加了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