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当口虽应诺,心中只是不服,先主使前队搦战,辱骂百端。逊令塞耳休听,不许出迎,亲自遍历诸关隘口,抚慰将士,皆令坚守。先主见吴军不出,心中焦躁。马良曰:“陆逊深有谋略。今陛下远来攻战,自春历夏;彼之不出,欲待我军之变也。愿陛下察之。”先主曰:“彼有何谋?但怯敌耳。向者数败,今安敢再出!”先锋冯习奏曰:“即今天气炎热,军屯于赤火之中,取水深为不便。”先主遂命各营,皆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待过夏到秋,并力进兵。冯习遂奉旨,将诸寨皆移于林木阴密之处。马良奏曰:“我军若动,倘吴兵骤至,如之奈何?”先主曰:“朕令吴班引万余弱兵,近吴寨平地屯住;朕亲选八千精兵,伏于山谷之中。若陆逊知朕移营,必乘势来击,却令吴班诈败;逊若追来,朕引兵突出,断其归路,小子可擒矣。”文武皆贺曰:“陛下神机妙算,诸臣不及也!”马良曰:“近闻诸葛丞相在东川点看各处隘口,恐魏兵入寇。陛下何不将各营移居之地,画成图本,问于丞相?”先主曰:“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良曰:“古云:‘兼听则明,偏听则蔽。’望陛下察之。”先主曰:“卿可自去各营,画成四至八道图本,亲到东川去向丞相。如有不便,可急来报知。”马良领命而去。于是先主移兵于林木阴密处避暑。早有细作报知韩当、周泰。二人听得此事,大喜,来见陆逊曰:“目今蜀兵四十余营,皆移于山林密处,依溪傍涧,就水歇凉。都督可乘虚击之。”正是:蜀主有谋能设伏,吴兵好勇定遭擒。

【诗句】:
三国演义 · 第八十三回 ·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译文】:
刘备(先主)虽然表面上答应了韩当,但他内心并不服气。刘备派出前队挑衅,用尽各种辱骂。陆逊命令他闭上耳朵不要听,不许出迎,并亲自巡视各个关隘,安抚士兵们,让他们坚守阵地不动摇。因为刘备的吴军没有出战,刘备心里非常焦躁。马良说:“陆逊非常有谋略。陛下远道而来,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敌人却迟迟不出兵,是想要等待我军内部出现问题。希望陛下能仔细考虑。”刘备说:“他们有什么计策?只是畏惧敌人而已。以前几次失败,现在哪里敢再出?”先锋冯习奏报:“现在天气炎热,军队驻扎在赤火之中,取水不便。”刘备遂命令各营都转移到山林茂盛、溪涧旁边的地方,等待过夏到秋,集中兵力再进兵。冯习奉命将各营都移到林木阴密之处。马良奏告:“如果我们的军队开始行动,如果吴军突然来袭,我们应该怎么办?”刘备说:“朕命令吴班带领一万多弱兵,靠近吴营平地屯住;朕亲自挑选八千精兵,埋伏在山谷之中。如果陆逊知道朕转移营地,一定会乘势来进攻,就让吴班假装战败;陆逊若追击,吾引军突击,切断他的归路,小子可擒矣。”文武百官都祝贺说:“陛下神机妙算,群臣不及也!”马良说:“近闻诸葛丞相在东川点阅各处关隘,恐怕魏兵入侵。陛下何不将各营移至新处,画成地图交给丞相?”刘备说:“朕也知道些军事,何须再去问丞相?”马良说:“古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望陛下明察。”刘备说:“你自去各营画成四至八路图本,亲自前往东川向丞相请教。有不便之处,速报知朕。”马良领命而去。于是刘备将军队迁移到山林中避暑。早有细作报知韩当与周泰。二人听到此事,大喜,前来参见陆逊,说:“当前蜀兵四十多个营寨,都迁往山林中,依溪傍涧,就水而休。都督可以乘虚攻击之。”正是:蜀主有谋设伏,吴兵好勇遭擒。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刘备和陆逊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和行动,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战争场面和策略运用。刘备虽然表面上接受了韩当的建议,但实际上心中并不信任陆逊,而是有自己的计划。陆逊则以沉稳的态度应对,不让自己的情绪被外界干扰。最终,刘备成功地利用地形优势和自己的智谋,将敌军困于不利之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和智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