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张郃、戴陵引副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奋勇先进,到半路下寨。司马懿留下许多军马守寨,只引五千精兵,随后进发。原来孔明密令人哨探,见魏兵半路而歇。是夜,孔明唤众将商议曰:“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汝等须以一当十,吾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任。”言毕,以目视魏延。延低头不语。王平出曰:“某愿当之。”孔明曰:“若有失,如何?”平曰:“愿当军令。”孔明叹曰:“王平肯舍身亲冒矢石,真忠臣也!虽然如此,奈魏兵分两枝前后而来,断吾伏兵在中;平纵然智勇,只可当一头,岂可分身两处?须再得一将同去为妙。怎奈军中再无舍死当先之人!”言未毕,一将出曰:“某愿往!”孔明视之,乃张翼也。孔明曰:“张郃乃魏之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汝非敌手。”翼曰:“若有失事,愿献首于帐下。”孔明曰:“汝既敢去,可与王平各引一万精兵伏于山谷中;只待魏兵赶上,任他过尽,汝等却引伏兵从后掩杀。若司马懿随后赶来,却分兵两头:张翼引一军当住后队,王平引一军截其前队。两军须要死战。吾自有别计相助。”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诗句:明日,张郃、戴陵引副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奋勇先进,到半路下寨。司马懿留下许多军马守寨,只引五千精兵,随后进发。
译文:第二天,张郃和戴陵率领几十个副将和三万名士兵,勇敢地前进,到达一半的路程时安营扎寨。司马懿留下许多军队守在营地,只带领五千名精锐的士兵,继续前进。
关键词及注释:
- 明日 - 明天。
- 张郃 - 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
- 戴陵 - 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
- 副将 - 指辅助主将的将领。
- 精兵 - 精选的士兵。
- 奋勇 - 勇猛地前进。
- 下寨 - 在野外扎营。
- 司马懿 - 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是司马懿家族中著名的谋士。
- 留 - 保留。
- 许多 - 很多。
- 军马 - 指军队。
- 是夜 - 那个晚上。
- 孔明 - 指诸葛亮,蜀汉的丞相。
- 众将 - 全体将领们。
- 今 - 当前。
- 汝等 - 你等,你们。
- 伏兵 - 隐蔽在敌人视线之外的军队。
- 非智勇之将 - 不是具有智慧和勇气的将领。
- 王平 - 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
- 某 - 我。
- 愿当之 - 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 平 - 这里指的是王平。
- 某愿当之 - 我愿承担。
- 如何 - 怎么,怎样。
- 翼 - 张翼,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与张飞同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
- 名将 - 著名的将领。
- 万夫不当之勇 - 形容非常勇敢,无人能敌。
- 汝既敢去 - 既然你敢于去。
- 可与王平各引一万精兵伏于山谷中 - 你可以和王平各自带领一万名精兵埋伏在山谷里面。
- 任他过尽 - 任由他经过。
- 却引伏兵从后掩杀 - 却带领埋伏的士兵在后面进行攻击。
- 若司马懿随后赶来 - 如果司马懿随后赶来。
- 分兵两头 - 分散兵力在两个方向。
- 须再得一将同去为妙 - 需要再找一个将领一同前去。
- 怎奈军中再无舍死当先之人! - 但是军中没有不怕牺牲率先冲锋的人啊!
赏析:
这是一篇描述诸葛亮指挥部队作战的文章。文章详细叙述了张郃和戴陵率领士兵前行,而司马懿则留守并准备接应的故事。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诸葛亮是如何巧妙地布置战术,以及士兵们的英勇表现。文章也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和策略,以及战士们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