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不知是人是鬼,又不知多少蜀兵,十分惊惧,急急引兵奔入上圭阝,闭门不出。此时孔明早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赴卤城打晒去了。司马懿在上圭阝城中,三日不敢出城。后见蜀兵退去,方敢令军出哨;于路捉得一蜀兵,来见司马懿。懿问之,其人告曰:“某乃割麦之人,因走失马匹,被捉前来。”懿曰:“前者是何神兵?答曰:“三路伏兵,皆不是孔明,乃姜维、马岱、魏延也。每一路只有一千军护车,五百军擂鼓。只是先来诱阵的车上乃孔明也。”懿仰天长叹曰:“孔明有神出鬼没之机!”忽报副都督郭淮入见。懿接入,礼毕,淮曰:“吾闻蜀兵不多,现在卤城打麦,可以击之。”懿细言前事。淮笑曰:“只瞒过一时,今已识破,何足道哉!吾引一军攻其后,公引一军攻其前,卤城可破,孔明可擒类。”懿从之,遂分兵两路而来。

诗句:

司马懿不知是人是鬼,又不知多少蜀兵,十分惊惧,急急引兵奔入上圭阝,闭门不出。此时孔明早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赴卤城打晒去了。司马懿在上圭阝城中,三日不敢出城。后见蜀兵退去,方敢令军出哨;于路捉得一蜀兵,来见司马懿。懿问之,其人告曰:“某乃割麦之人,因走失马匹,被捉前来。”懿曰:“前者是何神兵?答曰:“三路伏兵,皆不是孔明,乃姜维、马岱、魏延也。每一路只有一千军护车,五百军擂鼓。只是先来诱阵的车上乃孔明也。”懿仰天长叹曰:“孔明有神出鬼没之机!”忽报副都督郭淮入见。懿接入,礼毕,淮曰:“吾闻蜀兵不多,现在卤城打麦,可以击之。”懿细言前事。淮笑曰:“只瞒过一时,今已识破,何足道哉!吾引一军攻其后,公引一军攻其前,卤城可破,孔明可擒类。”懿从之,遂分兵两路而来。    

译文:
司马懿对是人是鬼、有多少蜀兵都感到惊恐不已,急忙率领军队逃回上圭阝城,紧闭城门不出战。这时诸葛亮早已命令三万精兵将陇上的小麦全部收割干净,运到卤城晒干。司马懿在上圭阝城中,三天不敢出门。后来见蜀军撤退了,才敢派兵出城侦查;在路上捉到一个蜀兵,来见司马懿。司马懿问他是怎么回事,那个蜀兵告诉他:“我是割麦子的工人,因为跑丢了马,被抓来了。”司马懿说:“前面说的神兵是谁?他回答说:“前面有三路埋伏的伏兵,都不是诸葛亮,而是姜维、马岱、魏延。每路只有一千士兵保护战车,五百人在车上擂鼓。只是先来的那辆车上的才是诸葛亮。”司马懿感叹地说:“诸葛亮真是有鬼神般的变化莫测啊!”突然有人进来报告说副都督郭淮来了。司马懿接待郭淮后坐下,郭淮说:“我听说蜀军的兵力不多,现在都在卤城晒麦子,我们可以趁机攻击他们。”司马懿详细地叙述了前面的经过。郭淮笑着说:“只瞒过去一次,现在已经被识破了,还有什么值得说的呢!我领一军攻打他们的后方,你带一军攻打他们的前方,卤城就可以攻破,诸葛亮也可以抓到。”司马懿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分兵两路进攻。
注释:

  • “司马懿”: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此处指代实际人物。
  • “不知是人是鬼”: 表示司马懿对于眼前的情景感到困惑和恐惧。
  • “又不知多少蜀兵”: 指不知道蜀军的具体兵力数量。
  • “十分惊惧”: 非常害怕。
  • “急急引兵奔入上圭阝”: 急忙带领军队逃回了上圭阝城。
  • “孔明早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 诸葛亮已经命令三万精锐士兵把陇上的小麦收割干净。
  • “运赴卤城打晒去了”: 把收割的小麦运到了卤城晒干。
  • “司马懿在上圭阝城中,三日不敢出城”: 司马懿在上圭阝城中三天都没有敢出来。
  • “此时孔明早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 当时诸葛亮已经命令三万精锐士兵把陇上的小麦收割干净。
  • “运赴卤城打晒去了”: 把收割的小麦运到了卤城晒干。
  • “郭淮”: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副都督,此处指代实际人物。
  • “吾闻蜀兵不多”: 我听说蜀军的兵力不多。
  • “现在卤城打麦”:现在卤城正在晒麦子。
  • “只瞒过一时”: 只能暂时骗过了。
  • “何足道哉”: 不值得一提。
  • “吾引一军攻其后”: 我带一支军队攻打他们的后方。
  • “公引一军攻其前”: 你带一支军队攻打他们的前方。
  • “卤城可破”: 卤城的防线可以被打破。
  • “孔明可擒类”: 诸葛亮可以被抓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司马懿和郭淮两位军事指挥官在面对诸葛亮的智谋时的困惑和无奈。诗中通过描述司马懿和郭淮的对话以及诸葛亮的神出鬼没战术,表现了诸葛亮的智勇双全以及其战术的高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对于情报和策略的重视以及智取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