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孔明知祁山兵已回,遂令杨仪、马忠入帐,授以密计,令先引一万弓弩手,去剑阁木门道,两下埋伏;若魏兵追到,听吾炮响,急滚下木石,先截其去路,两头一齐射之。二人引兵去了。又唤魏延、关兴引兵断后,城上四面遍插旌旗,城内乱堆柴草,虚放烟火。大兵尽望木门道而去。
魏营巡哨军来报司马懿曰:“蜀兵大队已退,但不知城中还有多少兵。”懿自往视之,见城上插旗,城中烟起,笑曰:“此乃空城也。”令人探之,果是空城,懿大喜曰:“孔明已退,谁敢追之?”先锋张郃曰:“吾愿往。”懿阻曰:“公性急躁,不可去。”郃曰:“都督出关之时,命吾为先锋;今日正是立功之际,却不用吾,何也?”懿曰:“蜀兵退去,险阻处必有埋伏,须十分仔细,方可追之。”郃曰:“吾已知得,不必挂虑。”懿曰:“公自欲去,莫要追悔。”郃曰:“大丈夫舍身报国,虽万死无恨。”懿曰:“公既坚执要去,可引五千兵先行;却教魏平引二万马步兵后行,以防埋伏。吾却引三千兵随后策应。”
诗句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译文
诸葛亮知道祁山的兵已撤退,于是让杨仪、马忠进入帐篷,授以密计。命令他们先带领一万名弓箭手到剑门木门道,在两边埋伏。如果魏兵追来,听我炮响,就迅速滚下木石,拦截他们的去路。两人带兵去了。又让魏延、关兴带兵断后,城上四面到处插着旌旗,城中乱堆柴草,虚放烟火。大兵都望木门道而去。
赏析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战争和英雄人物的历史小说,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这部作品以历史事件为基础,融合了各种传说和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司马懿等。
在这段故事里,描述了诸葛亮为了阻止魏军的进攻,精心布置了一个陷阱,利用地形与火攻相结合,成功诱使魏军陷入险境。这一策略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对战争策略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显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通过这个典故,可以看到诸葛亮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仅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这种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