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听知司马懿大败,失了渭南营寨,军心慌乱;急退时,四面蜀兵冲杀将来,魏兵大败,十伤八九,死者无数,余众奔过渭北逃生。孔明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却说司马懿在渭北寨内传令曰:“渭南寨栅,今已失了。诸将如再言出战者斩。”众将听令,据守不出。郭淮入告曰:“近日孔明引兵巡哨,必将择地安营。”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令人探之,回报果屯五丈原。司马懿以手加额曰:“大魏皇帝之洪福也!”遂令诸将:“坚守勿出,彼久必自变。”
诗句:
- 且说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听知司马懿大败,失了渭南营寨,军心慌乱;急退时,四面蜀兵冲杀将来,魏兵大败,十伤八九,死者无数,余众奔过渭北逃生。孔明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
- 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 却说司马懿在渭北寨内传令曰:“渭南寨栅,今已失了。诸将如再言出战者斩。”众将听令,据守不出。郭淮入告曰:“近日孔明引兵巡哨,必将择地安营。”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令人探之,回报果屯五丈原。司马懿以手加额曰:“大魏皇帝之洪福也!”遂令诸将:“坚守勿出,彼久必自变。”
译文:
- 此时魏国军队正围攻蜀国的祁山要塞,得知司马懿大败后,失去了渭南的营寨,士兵们士气低落,急忙撤退时被蜀军四面夹击,遭受重大伤亡,死伤无数。剩下的士兵逃向渭河北岸寻找生路。诸葛亮看到魏延引诱司马懿进入谷中埋伏,顷刻间火光冲天,心中大喜,认为司马懿此战必败无疑。然而意外的是,天空突然暴雨倾盆而下,大火无法点燃,侦查士兵回报司马懿及其父子已逃往渭河北岸。诸葛孔明叹息道:“谋划事情在于别人,成功与否在于天意。我们无法强求!”后来有诗感叹道:“谷口狂风烈焰飞扬,没想到突降暴雨高翔。如果诸葛亮的妙计得以施展,哪还有华夏的江山属于晋国!”
- 这时司马懿正在渭北的军营里发布命令:“渭南的营寨已经丢失。任何将领再敢提议出战,一律斩杀。”众将听命后,坚守城池不再出战。郭淮前来报告:“近日诸葛亮亲自带兵巡视,必定会选择营地。”司马懿说:“如果诸葛亮从武功出发,沿着山脉向东前进,我们所有人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他选择从渭南出发,向西抵达五丈原,那就安全了。”于是派人侦查,发现果然是在五丈原扎营。司马懿用手拍额头说:“这是大魏皇帝的洪福啊!”随后命令全军:“坚守阵地,不要出击,他们时间长了一定会自己改变计划。”
赏析:
本段描述了一场著名的战役——上方谷之战。诸葛亮通过巧妙的战术和智慧,成功地将司马懿困于不利之地,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这也展示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运用和心理战的重要性。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战争结果的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