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夏侯惠、夏侯和二人入寨告司马懿曰:“今蜀兵四散结营,各处屯田,以为久计;若不趁此时除之,纵令安居日久,深根固蒂,难以摇动。”懿曰:“此必又是孔明之计。”二人曰:“都督若如此疑虑,寇敌何时得灭?我兄弟二人,当奋力决一死战,以报国恩。”懿曰:“既如此,汝二人可分头出战。”遂令夏侯惠、夏侯和各引五千兵去讫。懿坐待回音。
却说夏侯惠、夏侯和二人分兵两路,正行之间,忽见蜀兵驱木牛流马而来。二人一齐杀将过去,蜀兵大败奔走,木牛流马尽被魏兵抢获,解送司马懿营中。次日又劫掳得人马百余。亦解赴大寨。懿将解到蜀兵,诘审虚实。蜀兵告曰:“孔明只料都督坚守不出,尽命我等四散屯田,以为久计。不想却被擒获。”懿即将蜀兵尽皆放回。夏侯和曰:“何不杀之?”懿曰:“量此小卒,杀之无益。放归本寨,令说魏将宽厚仁慈,释彼战心:此吕蒙取荆州之计也。“遂传令今后凡有擒到蜀兵,俱当善遣之。仍重赏有功将吏。诸将皆听令而去。
诗句:
- 且说夏侯惠、夏侯和二人入寨告司马懿曰:“今蜀兵四散结营,各处屯田,以为久计;若不趁此时除之,纵令安居日久,深根固蒂,难以摇动。”懿曰:“此必又是孔明之计。”
- 二人曰:“都督若如此疑虑,寇敌何时得灭?我兄弟二人,当奋力决一死战,以报国恩。”
- 懿曰:“既如此,汝二人可分头出战。”
- 遂令夏侯惠、夏侯和各引五千兵去讫。
- 懿坐待回音。
译文:
- 且说夏侯惠、夏侯和二人进入军营告诉司马懿说:“现在蜀军四散布置营寨,到处耕种田地,这是为了长久的打算;如果不趁这个时候除掉他们,即使让他们安顿下来过久,也难以动摇。”司马懿说:“这一定是诸葛亮的计谋。”两人说:“如果都督如此怀疑,敌人什么时候能消灭?我们兄弟俩应该奋勇战斗一番,以报答国家的恩情。”司马懿说:“既然这样,你们两个人可以分头出战。”于是让夏侯惠、夏侯和各自率领五千士兵出发了。司马懿静候他们的回报。
- 却说夏侯惠、夏侯和二人分兵两路,正在行进之间,忽然看见蜀兵驱赶木牛流马而来。两人齐声杀出,蜀兵大败逃跑,木牛流马全都被魏兵抢掠回来,解送到司马懿的大营里。第二天又抢劫掳获了一百多人,也都解送回大营。司马懿将解来的蜀兵审问,了解真实情况。蜀兵说:“孔明只料想都督坚守不出,命令我们四散屯田,作为长远计划。没想到却被抓获。”司马懿就把蜀兵全部放回。夏侯和说:“为什么不杀死他们?”司马懿说:“这些小卒,杀死无益。放归原营,让他们回去宣扬魏军宽容仁慈,打消对方的斗志;这也是吕蒙夺取荆州时的计策。所以今后凡是擒获到的蜀兵,都应该好好地遣返,同时重赏有功将吏。各位将领都听从命令而去。”
赏析:
本段描述了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对峙,其中涉及了曹操与刘备的多次战役以及双方的策略。夏侯惠和夏侯和的故事展现了两位将领在面对蜀军时的不同选择。夏侯惠建议主动出击来削弱敌军实力,而夏侯和则主张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而是通过善待俘虏来瓦解对方士气。最终,司马懿采纳了后者的建议,释放了蜀兵,并利用他们的口才来说服其他士兵,达到了稳固己方军心、削弱敌方士气的目的。这个故事强调了灵活应变和策略运用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示了人性中善恶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