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诸葛恪自兵败回朝,托病居家,心神恍惚。一日,偶出中堂,忽见一人穿麻挂孝而入。恪叱问之,其人大惊无措。恪令拿下拷问,其人告曰:“某因新丧父亲,入城请僧追荐;初见是寺院而入,却不想是太傅之府。却怎生来到此处也?”恪大怒,召守门军士问之。军士告曰:“某等数十人,皆荷戈把门,未尝暂离,并不见一人入来。”恪大怒,尽数斩之。是夜,恪睡卧不安,忽听得正堂中声响如霹雳。恪自出视之,见中梁折为两段。恪惊归寝室,忽然一阵阴风起处,见所杀披麻人与守门军士数十人,各提头索命。恪惊倒在地,良久方苏。次早洗面,闻水甚血臭。恪叱侍婢,连换数十盆,皆臭无异。恪正惊疑间,忽报天子有使至,宣太傅赴宴。
恪令安排车仗。方欲出府,有黄犬衔住衣服,嘤嘤作声,如哭之状。恪怒曰:“犬戏我也!”叱左右逐去之,遂乘车出府。行不数步,见车前一道白虹,自地而起,如白练冲天而去。恪甚惊怪,心腹将张约进车前密告曰;“今日宫中设宴,未知好歹,主公不可轻入。”恪听罢,便令回车。行不到十余步,孙峻、滕胤乘马至车前曰:“太傅何故便回?”恪曰:“吾忽然腹痛,不可见天子。”胤曰:“朝廷为太傅军回,不曾面叙,故特设宴相召,兼议大事。太傅虽感贵恙,还当勉强一行。”恪从其言,遂同孙峻、滕胤入宫,张约亦随入。
诗句:
- 第一句:“诸葛恪自兵败回朝,托病居家,心神恍惚。”
- 第二句:“一日,偶出中堂,忽见一人穿麻挂孝而入。”
- 第三句:“恪叱问之,其人大惊无措。恪令拿下拷问,其人告曰:‘某因新丧父亲,入城请僧追荐;初见是寺院而入,却不想是太傅之府。却怎生来到此处也?’”
- 第四句:“恪大怒,召守门军士问之。军士告曰:‘某等数十人,皆荷戈把门,未尝暂离,并不见一人入来。’恪大怒,尽数斩之。”
- 第五句:“是夜,恪睡卧不安,忽听得正堂中声响如霹雳。”
- 第六句:“恪自出视之,见中梁折为两段。恪惊归寝室,忽然一阵阴风起处,见所杀披麻人与守门军士数十人,各提头索命。”
- 第七句:“恪惊倒在地,良久方苏。”
- 第八句:“次早洗面,闻水甚血臭。恪叱侍婢,连换数十盆,皆臭无异。”
译文:
诸葛恪在兵败后回到朝廷,由于生病在家,精神状态不稳定。一天,他突然出门时看见一个人穿着麻布衣服,挂着孝带走进来。诸葛恪大声呵斥并审问他,那人大惊失色。诸葛恪下令将此人拷问,那人告诉诸葛恪说:“我因为刚失去父亲,去城中请和尚超度亡魂;起初我以为是一所寺庙,结果发现是太傅的府邸。我怎么能够进入这里呢?”诸葛恪非常生气,命令守卫的士兵询问情况。士兵们告诉诸葛恪他们数十人一直拿着武器把守门户,没有见过任何人进来。诸葛恪非常生气,于是将所有守卫的士兵都斩杀了。
那晚,诸葛恪睡不好觉,突然听到正厅里雷声隆隆。诸葛恪出去查看发现中梁断成两截,感到非常惊恐地跑回卧室,突然一阵阴风吹过,看见被杀害的人和看守士兵数十人,都提着头要向他索命。诸葛恪吓得昏倒在地,过了好一会儿才醒过来。第二天早晨洗漱的时候,发现水里散发出浓烈的血腥味。诸葛恪责骂仆人换了数十盆水,但味道都一样。正当诸葛恪惊恐疑惑之际,突然有消息说天子派人前来,召见太傅参加宴会。
诸葛恪准备车马前往,但是在路上有一只黄狗叼住他的衣角,发出嘤嘤的哭泣声。诸葛恪生气地说:“这只狗戏弄我!”于是他吆喝左右随从赶走它,然后乘车前去赴宴。行不多远,看到前方一道白光冲天而起,诸葛恪感到十分惊奇和恐惧。他身边的心腹将领张约进前密告说:“今天宫中设宴,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场合,主公您千万不要轻易进入。”诸葛恪听罢,便命令返回。行不到十多步,孙峻、滕胤骑马来到车前说:“太傅为何如此慌张就返回?”诸葛恪说:“我突然肚子疼痛难忍,不能去见天子。”滕胤说:“朝廷因为太傅军队回来,不曾面谈,所以特别设宴相召,同时也讨论一些大事。太傅虽然身体不适,还应该勉强前往。”诸葛恪听从他们的意见,于是与孙峻、滕胤一起进入宫中,张约也随后进去。
赏析:
这则故事通过一系列奇幻和现实交错的场景描绘出诸葛恪的内心变化。诸葛恪原本因为战败而心灰意冷,但后来受到神秘人的警告以及一系列怪异事件的影响,开始产生怀疑,最终在一系列的恐怖和奇异体验中逐渐恢复理智。整个故事充满了紧张悬疑的气氛,通过对诸葛恪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示了他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成长。同时,故事中的细节描绘也非常生动,如“犬戏我也”的描写、“忽然腹痛”的情景等,都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引人入胜的效果。